2017上音暑期学校课程综述(九)——斯特拉文斯基《浪子的历程》

发布时间:2017-07-10浏览次数:2143

时间:201777日下午13:3015:00

地点:上音北楼报告厅

授课专家:茱莉亚音乐学院  安娜-玛丽·雷诺兹教授

授课主题:斯特拉文斯基《浪子的历程》

综述撰写:罗众

 

 

 

 

在本次上音暑期学校集中授课阶段的最后一节课中,雷诺兹教授为大家讲述了斯特拉文斯基的经典歌剧《浪子的历程》。

首先教授介绍了斯特拉文斯基的所有歌剧作品,他的大部分歌剧作品都是与芭蕾等其他音乐形式相结合,真正意义上的歌剧只有两部。这是斯特拉文斯基最长的一部作品,属于新古典主义风格的作品,这部作品奠定了斯特拉文斯基新古典主义的基础。

雷诺兹教授从“浪子”(rake)这个词出发,对这部歌剧进行全面的解读。这部歌剧受到了英国著名画家威廉·霍加斯(William Hogarth)系列画作的影响,这个系列一共有八幅画,这个歌剧的创作灵感就来源于这些画作。奥登(W.H.Auden)和卡尔曼(Chester Kallman)共同的完成了这部歌剧的剧本。他们在原有画作的基础上,做了两个方面的修改。一是增加了一个名叫Nick Shadow的人物,二是主人公Tom比一般的“浪子”更有深度。

主人公Tom的四个愿望决定了整部歌剧的发展,他的四个愿望分别是:一、他想要钱;二、他想要幸福;三、他想要梦想成真;四、他想要爱情重新回到身边。

乐曲以蒙特威尔第的《奥菲欧》风格的乐曲拉开了序幕,在乐曲中,有时候旋律与和声并不契合,旋律和和声间会形成不协和音程。在这里,Tom许下了他的第一个愿望:他想要很多钱。乐曲一开始是TomAnne一段两重唱,而Anne的父亲的出现,形成了三重唱。而诱惑者Nick的出现,他告知Tom他有一个叔叔赠予了他一大笔。乐曲形成了感谢的Nick的四重奏。这里就体现了这部歌剧的“寓言性”,如果一个人很容易地得到了和自己很不相称的东西,这其实是一个很危险的事情。而Tom却觉得一切理所当然。而他需要去伦敦办理手续,Anna提出有些不安。教授提醒大家注意;Anna的调性是C大调,而Nick#F大调,属于远关系调。随后, Nick宣布:“浪子的历程开始了。”当Tom达到伦敦后,并没有直接去,而是被带去了妓院。NickTom在这里寻欢作乐,而Tom却感受十分愧疚。这次的音乐是非常严肃的,像巴赫写作的教堂音乐,而歌剧的场景却是在妓院里。这里的调性是#C大调,与他一开始的G大调也属于远关系调。这里体现了斯特拉文斯基新古典主义的风格,尽管斯特拉文斯基借用了之前的一些体裁,但是他并不是完全的引用,他的旋律和和声有时候听起来是不和谐的,这就是他“现代性”的体现。

在歌剧的第二幕中,Tom后悔离开乡村,来到城市。他的调性在bB大调和g小调之间徘徊,以此来对比Tom的以前和现在。Tom发现自己在城市里并不开心,虽然他现在不是田野的奴隶,却成了一个时髦生活的奴隶。因此,在这里他许下第二个愿望,他要快乐。在乐曲中,运用了大量的不协和音程,比如极度刺耳的小二度,当你分别演奏旋律和和声,乐曲的风格像巴洛克音乐,当旋律和和声相结合时,就会形成很多的七度、九度音程,音响上极度不和谐。而这种创作手法贯穿在了整部歌剧。随后Tom在第二幕第三场和第三幕中许下了他的第三和第四个愿望。

雷诺兹教授从歌剧的脚本出发,从剧情、历史等角度来剖析这些因素对作曲技法的影响,让同学了解了除谱面外的一些信息。讲座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