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2016上海音乐学院艺术学研究生暑期学校拉开序幕!

时间:2016-10-09浏览:291

“音乐与科技”主题重磅来袭

2016年7月4日上午九点,由上海市学位办主办、上海音乐学院承办的“2016年上海音乐学院艺术学研究生暑期学校”在北楼报告厅举行开学典礼,本届主题为“音乐与科技”,学院研究生部主任、党总支书记张巍教授、数字媒体艺术学院(筹)副主任代晓蓉副教授和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刘少华老师出席开学典礼,研究生部副主任、党总支副书记邓佳老师主持本次活动。

刘少华老师首先发表致辞,对上海市学位办“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的举办初衷和社会影响进行了解读,充分肯定了上海音乐学院连续五年承办艺术学研究生暑期学校所取得的成绩,并祝愿本次活动顺利开展。

随后,张巍教授指出,上海音乐学院承办暑期学校的决定体现了上音一如既往的开放心态和敢为人先的学术精神,本届暑期学校主要聚焦于数字媒体和音乐的结合,充分体现出上音对于接受新事物和在交叉学科探索方面的积极态度。

代晓蓉老师作为主讲教师代表简要介绍了这几天的活动内容,她谈到跨界和融合是未来音乐创作的精神内涵,科技拓展了音乐创作的空间和边界。

继而,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学工办陆平老师针对暑期学校的具体安排做了简要说明。

最后,浙江音乐学院作曲系研究生徐飞洋同学作为学员代表发言,她希望通过此次学习开拓视野,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之后,全体成员在教学楼前合影留念。  

上午的第一堂课代晓蓉老师为同学们讲解了数字化剧场研究、演变与重构,分享她一些心得和成果,谈论音乐的当下和未知,介绍了数字化的特点、审美以及美学价值,以中国研究者的文化视野去观察和讨论数字化剧场的形态演变,语言要素与审美特质。本次课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媒介文化中的剧场与新媒体,通过身体画面、空间和时间三个要素来举例论述;第二,剧场与数字化结合后派生的新概念;最后谈到数字化媒体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数字化媒体把思想幻化成形态的叙述方式,通过混杂的多元结构,将所有的元素并置在一起,电影到戏剧的蒙太奇手法等,实现了去中心化。

第二堂课国内VR早期探索者康与缨为同学们介绍了VR行业的现状与展望,谈到VR在国内的兴起,介绍了VR行业四大厂以及主要发展方向,谈论了VR行业的瓶颈及未来。上午的两堂课上老师们生动的讲解和视频,音效等例证,让同学们对音乐与科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座的学员虽来自于21个不同的高校,但大家怀着同样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课堂气氛融洽有序,也为本次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开端。

下午,我院特聘教授、美国视觉特效专家David Koester以“音乐在人们图像知觉中的作用”为题,带来一场颇具趣味性又兼具专业理论深度的讲座。他从音乐对影像的影响作为本场讲座的切入点,揭示出观众因受到不同配乐的影响,会对同一段影像内容产生不同的关注点这一现象,进而提出人的大脑对视觉和听觉信息的处理存在差异。David指出,人的大脑大概有四个视觉处理过程和一个听觉处理过程,但声音信号首先到达大脑,因此人对声音的响应要快于图像。音乐的作用是让我们有倾向性地看待一个场景,音乐也被我们赋予了各种含义,尤其是文化符号学的概念也出现在音乐中,电影中某些识别度很高的音乐片段会引发观众的记忆联想,这也是影视音乐力量的强大之处。

David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并与在场学员展开了充分的互动,同时,他还提供了相关文献资料以供同学们后续学习。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同学们结束了本届暑期学校第一天的学习,精彩的讲座让大家更加期待接下来的课程。


文字编辑:任冰彬、徐妍

页面设计:许首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