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上海音乐学院艺术学研究生暑期学校活动进展报道(五)暨结业仪式

时间:2016-10-09浏览:366

7月8号上午,本届暑期学校学员作品展示活动在北楼报告厅举行,共有三位学员分别展示了各自的作品,戴维一老师和毕盈盈老师根据每部作品的创作情况进行了中肯而细致的点评,研究生部副主任邓佳老师、孙宁宁老师和陆平老师出席本次活动。

首先,来自南京师范大学音乐科技与实践专业的胡怡凡同学带来两部作品:《原之上》——古筝、钢琴和电子音乐相结合;以及根据诗经《燕燕》创作的琵琶与电子音乐相结合的乐曲。戴维一老师指出,这两部作品都是为民族乐器和电子音乐创作的纯音乐作品,以第一首为例,古筝和钢琴在发声原理上有所相似,因此应考虑到两种乐器在音色和演奏方式上的共性与差异,从而有效地将两者关联起来,音响上的关联度能够使多种元素完美融合。

随后,来自中国矿业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黄雅楠同学呈现了她创作的两首流行歌曲以及使用MIDI制作的钢琴小品,虽然制作模式和录音效果略显粗糙,但是作品风格的多元化以及发自内心的表达还是得到了毕盈盈老师的鼓励和肯定。毕老师建议音乐创作者在构思作品时可以从音乐文化的角度切入,找到自己的个性和标签式的特质。而戴维一老师则请黄雅楠同学分享了她的设备、软件以及创作经验。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科技与实践专业的朱鑫磊同学带来三部作品,分别是视频与音乐《漂浮在凌晨单色的南京》、京剧和淮剧与电子音乐相结合的《戏之韵》以及琵琶、吴语歌词与电子音乐相结合的《蝶恋花》。毕盈盈老师认为第一部作品以音乐服务于影像,音乐上的节奏疏密可以与视频画面融合对应,如视觉上的残像和听觉上的残响可以形成共鸣。而戴维一老师指出《戏之韵》不是很完整,电子音乐的处理缺乏目的性,技术性处理应该考虑到表达的效果。

陆平老师总结了本次学员作品展示汇报,希望通过本次交流互动和反馈,学员们能对音乐与科技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收获,希望各位学员回到学校后还可以继续消化和吸收本次老师的意见和建议。

十点半,上海音乐学院第五届暑期学校迎来了最后的结业仪式。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围绕“音乐与科技”这一主题,专家讲座、VR体验、交流工作坊、主题音乐会、座谈会和学员作品展示与点评等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一一展开,激发学员们对音乐与科技之关系的思考。

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主任、党总支书记张巍教授特意从乌鲁木齐采风活动中赶回,为结业仪式致辞。张巍教授首先指出,本届暑期学校“音乐与科技”的主题以体验性为重点,希望大家通过对二者关系的了解,能够在未来的学习生活和教学实践中,将新知识传递下去。其次,他提到暑期学校秉承着上音一贯开放的教育态度,以免费的形式举办,暑期班的学习方式也与平时不同,这一段经历是大家的人生财富,希望各位学员都能够将所学所感反馈到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上音的暑期学校还会继续办下去,欢迎大家再次来到上音,并与我们保持密切的学术交流。


文字编辑:任冰彬 徐妍

页面设计:许首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