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音暑期学校课程综述(二)——作曲家如何作曲:旋律VS和声

时间:2017-07-04浏览:1040

时间:2017年7月3日下午13:00-17:00

地点:上音中楼215

授课专家:茱莉亚音乐学院 斯蒂芬·莱兹教授

授课主题:作曲家如何作曲:旋律VS和声

综述撰写:程月

 

    轻纨觉衣重,密树苦阴薄。纵使几近盛暑、骄阳炙灼,也难抵全国兄弟院校院系逾百名研究生前往上音暑期学校慕名参与,于七月三日下午齐集中楼教室,等候斯蒂芬·莱兹教授首日的第一堂授课。本次“国际视野中的音乐创作与理论”上音暑期系列课程是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音乐理论与分析系系主任莱兹教授   再度应上音之邀,以音乐分析理论与创作表演实践相结合的理念与态度,以及更关注音乐作品内部形成与发展的侧重与视角,在几天的课程中将更为系统深入地讲授并探讨音乐创作与理论的相关问题。

    今天的课程由“作曲家如何作曲”展开。莱兹教授首先提出对于一部音乐作品应当具有的良好认识以及努力建立自身对于作品的诠释,并指出直觉以及对总谱的研读是对于演奏家是较为关键的两点,应尽可能得到加强。教授认为演奏者应对选择的作品进行有意识的分析,建立自己的思考方式并个性化处理自己想要的声音,而不应仅关注技术性的手指练习。莱兹教授此番阐述的重点便在于需要演奏者在分析基础上建立并强化自己独特的声音观念,通过作品内在结构的分析,获得对音乐的直觉及对声音的思考。

    莱兹教授遂以贝多芬等作曲家为例,提出一部作品中结构的组织、材料的生成、调性的布局等发展逻辑都有助于理解作曲家创作的直觉并加强演奏者理解音乐的直觉。很多作品的开始便有“种子”元素进行生长成熟,而准确找到“种子”并以不同方式的诠释找到不同的“种子”,则是进行分析判断,开启对音乐真实感受的重要方面。随后莱兹教授通过勃拉姆斯、莫扎特、贝多芬、肖邦等人作品案例的详细分析,阐释了几项要点。莱兹教授首先例举的《勃拉姆斯叙事诗》(Op.10 No.1)为作曲家受苏格兰古老叙事诗《爱德华》启发而作。其旋律与叙事诗内容联系甚密,作曲家以开头对话般的音响布局,对比性地展现了主人公之母急迫询知事情的发生以及主人公对自己弑父的掩饰与不安。d小调双手八度柱式和弦的织体结合手指极为控制的状态集中的触键,所获得的音响塑造了特定场面,传递特定情感。莱兹教授指出音乐之外的故事情节给予演奏者与技巧无关但又极为重要的对于演奏的想象,通过不断尝试找到理想的声音状态。而这种对音乐建立材料的探索与分析便加强理解了音乐创立的过程。这对于深刻理解勃拉姆斯早期钢琴作品创作风格的形成、后期钢琴作品风格的完善与确立,以及对演奏其作品的优化有重要帮助。

    在第二则例子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K.311)中,莱兹教授引入格式塔心理学中的近似原则进行分析,指出对相似的节奏型进行归类分组、辨析主次,提示演奏者将作品中有特色的部分组合放置,优先考虑其重要性,并应当尝试不同的弹奏表达,从而更深感受人类在艺术理解上的特性。接着,莱兹教授又分别以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81)为例,提出对于同旋律异和声等不寻常处发现作曲家所给出的特别信号及其创作内涵;以肖邦#c小调华尔兹舞曲(OP.64)为例,结合其他作曲家风格,阐述了表达音乐上不同形态的方式对比,给列坐者很大启发。

最后,莱兹教授重申了课程主旨与预设任务。诸学员回顾着本次课程内容、意犹未尽,满心期待着第二天课程的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