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理论人才培养项目综述(十二)

——张巍教授:通过节奏 解释音乐

时间:2018-07-10浏览:374

    2018年7月7日,由上海音乐学院主办,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承办的国家艺术基金音乐理论人才培养项目进入到第十二天的授课日程。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主任张巍教授携其数年来在音乐节奏结构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以“节奏问题”为切入点,从节奏相关问题的概念解析、理论研究的历史沿革和节奏中的重音问题这三个方面为众学员们带来两场提要钩玄的学术讲座。

    上午的讲座围绕节奏的原理性问题和不同历史时期节奏观念的演进展开。
    讲座伊始,张巍教授对“节奏”一词进行了理论上的辨析。他指出此次讲座中所探讨的“节奏问题”并不仅仅是乐理书上提及的关于节奏、节拍的概念,而是一个更为广义的音乐要素。张教授列举了当前音乐理论中节奏研究比较滞后的现状,认为我们对节奏认识无法深刻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节奏观念的源起、不同年代的节奏概念及其彼此关联的知识体系的系统了解。因此,他介绍了19位音乐理论家的相关著作,并以此为开端引入讲座的第一个探讨内容。
第一部分 节奏的若干概念问题
    首先,张巍教授对“音乐时间”一词给与了定义。他认为从学科的意义上来看,“音乐时间”指的是一段音乐或一首音乐作品从第一个音(有时是休止符)开始至最后一个音结束这一过程中的运动时间。“音乐时间”的开始和结束不仅仅表现为在特定阶段的时间的开始和终结,而且还表现为在这个特定的阶段中所包含的一系列音乐事件的开始和终结,而这一系列的音乐事件是节奏的。所以张巍教授在本次讲座中所讨论的节奏不是存在于一般时间概念或其他某个具体的时间概念中,而是在“音乐时间”中所存在的节奏。这也就意味着不同的音乐时间中运动的音乐具有不同的节奏表现,换言之,在不同的“音乐时间”中会产生不同的音乐。
接着,张巍教授从音乐创作中“节奏—节拍”这个二元结构的定义出发,对节奏结构、形态与功能和节奏的结构力与动力做出详细的阐述,并通过简明的图表描述了上述各方面之间的相互关联和作用。

 

   

    张巍教授通过对节奏研究著作的整理,将节奏概念的释义大致归纳为动态和静态两类观点。他指出以音乐理论家杰普·昆斯特(Jaap Kunst)、绍尔(Percy A.Scholes)、埃里克?布洛姆(Eric Blom)为代表的动态节奏观和以马里昂·鲍尔(Marion Bauer)为代表的静态节奏观之间的分歧,很大程度上与西方音乐在一个特定时期中音乐的共性写法直接相关。因此,我们对于节奏的理解和释义,不能以一种单一的、只处于某种风格写作中的节拍理论来加以限定,而应该在不同风格的音乐中,探讨节奏要素更为丰富的内涵。
张教授说:“当我们将小节构想为一个音乐时间(一段音乐)的容器时,一方面可以认为一首作品即是‘一个小节’;另一方面,小节中强拍和弱拍的周期性重复特征又可以成为我们测量下一层级结构的单位和手段。”此外,他还要求大家必须注意作为结构等级顶端的重音拍并不总是与“重音”相关,大量音乐实践表明,在重音拍位置的音乐不一定总是得到“重音的”强调。

    在节奏与节拍的对立关系中存在着一种深层的“把节拍视之为节奏”的统一性关系。张巍教授援引埃里克?布洛姆在《音乐词典》中观点,将节拍的结合状态看成是一种节奏的运动状态。如下图所示,若我们将一系列不同的时值看成是倍数的或是节拍律动的等量细分,那么节拍和节奏之间就没有任何意义上的冲突。总之,节奏与节拍在整体上相互对立又互相作用,同时这二者在特定层面上还相互包含、互为印证。

                                                           

第二部分 关于节奏理论研究的历史介绍
    张巍教授以时代和地域为线索,为大家梳理了节奏理论的文献脉络。他将相关文献划分为20世纪之前与20世纪之后两大板块。
一、20世纪之前的节奏理论
对于这一历史时期相关理论文献中的节奏问题,张教授列举并探讨了其中最为突出的代表,它们是:
1、12世纪的“模式节奏”(model rhythm),以六种节奏模式作为创作作品的基础,很明显地体现出了一种以节奏为中心的特点:

 

上图是采用现代记谱法的六种节奏模式
2、13世纪后半叶开始——17世纪左右的“有量节奏”,是将一个时值进行二等分或三等分划分的处理方式,令音符具有了明确的相对长短的时值。
3、18世纪的节奏理论在模式节奏和有量节奏的基础上开始成型。理论家们对于音乐节奏运动的理解反映出以音高为中心的节奏研究倾向。德国音乐理论家约翰?马特森(John Matteson)和克里斯多夫·科赫(Christoph Koch)的观点是这一阶段的代表。
4、19世纪之后、20世纪之前的节奏理论开始把对节奏的研究置入到一种逻辑的和系统化的层面上。德国音乐家莫里斯?霍夫曼(Moritz Hauptman)的节奏/节拍理论阐明了其对节奏、节拍、重音、节拍划分等方面的看法。胡戈?里曼(Hugo Riemann)在他的专著《力度与缓急法》中认同霍夫曼的重音理论并将重音可能出现的类型简化为三种:
    里曼认为节奏理论的根本任务,在于对重音形态的确定以及对音乐句子划分的正确解释的观点在20世纪节奏理论研究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二、20世纪的节奏理论
    张巍教授认为20世纪对于节奏原理性问题的研究具有纵深性和多样性的特征。以调性音乐为基础的20世纪节奏理论,其研究成果中的绝大多数都产生于五六十年代之后的美国。
张教授首先介绍了库伯(Grosvenor Cooper)和梅耶尔(Leonard B.Meyer)的节奏理论。他们的理论是把周期性的和规则的运动看成是节拍,而不同时值的不规则的构造则看成是节奏。并且,他们以传统的诗歌理论中的韵律学理论为基础,认为诗歌语言的韵律中所具有的五种格律(见下图)同时也是音乐节奏的五种形态表现方式:

    他们认为节奏在一定的程度上依赖于节拍,但更重要的是,节奏至少在两种不同意义上独立于节拍。以上五种节奏的形态可以不依赖于某一种拍子而在任何一种节拍组织中出现。张教授认为,总的来看,库伯和梅耶尔节奏理论的框架与霍夫曼和里曼是一致的。
    其次,张巍教授就与音乐表演相关的节奏理论,重点介绍了科恩(Edward T?Cone)的著作《音乐的曲式与音乐的表演》。该书从音乐曲式的本质;演奏家的目的、以及到达这一目的的方法;音乐风格与音乐的关系这三个方面进行讨论,认为“音乐的曲式,从根本上来讲,它是节奏的”。科恩将音乐作品中的节奏运动看成是一个包含了两个点和插入其间的一段时间所构成的一个过程。张教授说,此种观点与我们把节奏看成是一种流动状态的直觉是相一致。
再次,张巍教授讨论了与申克理论相关的其他节奏理论。以音高为核心的申克理论并没有明确的节奏理论以及专门的节奏分析方法,但张巍教授认为其中的分层理论和线性分析方法仍然为我们的节奏理论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张教授提炼出基于申克理论的三种节奏分析方法:
   前面两个单位中所出现的是基本的G、F、bE的运动,装饰性和附加性的声部在后面连续出现,并且越往后时值越短,逐渐向作品的前景层次靠近。节奏的运动就像音高所呈现出的各种关系一样,最终呈现在前景中的是一种被层层覆盖的、经过了装饰和附加的状态。

    在前景中,属出现在后面的小节中;背景中,这个属却表示了在前景中的整个第二句作为主的延伸的持续。某种意义上,第二句开始的主音是在属的延伸中开始的和弦。
    第一和第二乐句在基本的时值形态上是保持一致的,但第二乐句中sfp处的节奏被扩充了两小节,使得两个相互关联的乐句具有不同的长度

    在上午讲座的最后,张巍教授对受到申克分层理论影响的叶斯顿、柯玛、威斯特加德和夏赫特、莱斯特、柏利等音乐理论家的节奏理论进行了不同篇幅的介绍。

第三部分 关于节奏的重音问题
    下午讲座的核心内容围绕着对“重音”的概念探讨和实例分析展开。大多数传统理论认为对节奏运动中重音的解释是确立节奏组织和形态、把握节奏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张巍教授更进一步提出,对重音问题的观察和研究尤其适用于作为理解那些不受传统调性写作原则制约的、在传统的节拍结构瓦解之后的音乐的重要途径。
    首先,张巍教授从理论层面厘清了节拍重音与节奏重音的概念区别。隶属于节拍结构中的节拍重音,是节奏运动的中心点和核心。具象的节奏事件甚至休止符均可以传达出节拍重音的属性。节奏重音则偏重于对一个点的强调,它不属于节奏结构的范畴,更具有广义上的“强音”的意义。节奏重音既可以与节拍重音重合,也可以独立出现在音乐的其他任何位置上。
    随后,张巍教授从分组重音、缓急重音、力度重音(强音)、节奏型移换重音、织体重音、和声重音、音色重音、旋律形态重音和演奏法重音这9个方面对重音的类型进行了观察和讨论。他尤其指出,我们对现代音乐节奏分析的观测,最复杂的一环莫过于对重音的判断和解析,重音的出现常常导致音乐节奏的外部形态和内在结构发生变化,甚至会影响到人们听觉上的体验效果。

 

连线的使用使前一小节是第三拍与下一小节的第一拍形成了比较典型的切分音效果

 装饰音的演奏法产生了类似“切分”的重音效果

    以上的音乐实例分析,说明了重音对于音乐节奏形态或分组的作用,并由此彰显出音乐表演活动中正确诠释乐谱中各类型重音的必要性和必需性。
    最后,张巍教授就重音与分组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和全面的归纳:重音是音乐运动的必然结果。作为一种相对存在的概念,重音与节拍结构之间一致或非一致的相互结合成为音乐节奏运动的重要动力。类型多样的重音与分组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条理解音乐的重要途径。
本次讲座从介绍数百年来与节奏问题研究相关的重要文献为起始,提纲挈领地梳理了节奏问题的研究脉络,并以发展的眼光提出了一个对节奏结构形态与功能研究更为广阔的视野。张巍教授对美国当代音乐理论家库伯和梅耶尔在其节奏研究专著《音乐的节奏结构》一书中“研究节奏就是研究了音乐的全部”的观点颇为赞同。此次的讲座无疑也为今后我国音乐理论界对节奏理论的纵深性研究提供了前瞻性的技术指导和理论支持。在讲座的最后,张巍教授鼓励在场学员们从自身的专业基础出发,更主动地关注和探究音乐中的节奏问题,并希冀在今后我国音乐理论学术研究中能产生更多对于节奏问题的研究成果。

 

                                                                          (撰稿;李文思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