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老网站栏目  历史文献

上海音乐学院首届“两岸三地”音乐艺术专业博士研究生学术论坛新闻稿(四)

发布时间:2014-11-10 点击次数:5633

上海音乐学院首届“两岸三地”音乐艺术专业博士研究生学术论坛

新闻稿(四)

 

2014116日,首届“两岸三地”音乐艺术专业博士研究生论坛进入了最后一天的会程。

今天最后两场音乐学专题的“成果发布”在内容上与之前相比呈现出不同的研究生方向,从远眺西方到回归民族本位,集中了民族音乐学的诸多分支。从研究方式而言可概括为两方面。一是文献梳理,表现在古代音乐的研究,如詹林平《关于“八音”、“乐器”概念的古代文献分析》、范晓利《《论孔门琴乐观对古琴文化的影响》、王雅婕《混沌·有序·“混沌”——<溪山琴况>“潜结构”研究》。第二,是对现存音乐形态的研究,主要依靠田野调查。如对少数族群和民间群体的调查,如高嘉穗《记忆之河,部落之书——台湾泰雅族Lumhum曲调中的语言现象》、陈玉玉《毛南族“肥套”仪式歌舞乐形态记录与当代传承研究》、韩坤《体制与传承——徐州琴书传承调查研究》。从对音乐遗存的继承方式上,南京大学牛长立《问学音乐类‘非遗’的保护》、李其峰《民间音乐的个性化改编创作》体现了两类不同的做法。在点评环节,洛秦教授指出,博士论文的创新体现于以下五个方面,新问题、新内容、新材料、新视角、新解释,而今天博士们的发言基本具备了以上五个方面的若干点。

本次博士论坛的另一创新举措是引入了音乐教育专题。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严永福,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韩梅博士、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孙红成、哈尔滨师范大学博士生刘永武分别就基础音乐教育、高等师范类音乐教育、音乐教育理论等问题做了精彩的汇报。

“成果发布”结束后,第三场专家讲坛,邀请到著名作曲家、钢琴家、音乐理论家赵晓生教授作题为《音乐分析对音乐表演艺术的颠覆性启示》的讲座。赵晓生教授长期以来致力于打通音乐表演和理论研究之间的界限,他广博的学识使他既能从微观的角度对音乐的本体结构每发创见,又能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对音乐背后的内涵予以揭示,并将二者合二为一。再者,赵先生对钢琴艺术史上的经典文献有着极为通透的理解和掌握,使他的讲课既能以“言”乐人,又能以“乐”动人,以上特点集中反映在这次讲座中,因此他的每一次到来都显得尤其珍贵。

赵先生提出的音乐分析方法是一种从一粒沙中窥见整个宇宙的“全景分析”。它分为从微观向宏观无限延伸的无数维度。在有论据的分析的基础上,对作品的演绎可能呈现出“颠覆性”的面貌。首先是对作品组织结构的观察,以贝多芬《“悲怆”大奏鸣曲》Op13为例。出于对第一乐章Grave-Allegro循环反复的考虑,赵先生对呈示部末尾反复记号的反复方式提出了自己的理解。接着近一步将时代、风俗等文化背景融入到分析的视野中,对乐曲做“情景还原”的再创造,如巴洛克时期通行的数字低音、装饰音、舞曲渊源,作曲家之间互相模仿等时代因素。赵先生过去一年在我院开设《巴赫键盘作品》研究时已就这一问题做了深入的讨论,今天再度强调其重要意义。第三,是揭示作品中隐藏的作曲家的隐语。赵先生分析了贝多芬和舒伯特的最后三首钢琴奏鸣曲。这两部“三部曲”中反复出现的乐思与作曲家前期的的作品多有呼应,其中隐藏着的作曲家的个人秘密等待有心人破解。正如赵先生以哥德堡变奏曲之开端aria结束整场讲座,音乐的真容永远是因人眼光而异的,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残缺和开放永远是艺术的魅力所在。

至此,本届学术论坛已接近尾声。闭幕式上,研究生部党政负责人张巍教授担任主持,他总结了本次论坛所获得的成果,同时,他再次感谢参与本次论坛的各校学者教授和博士研究生,以及支持这次论坛的学校各部门领导。随后,杨燕迪副院长上台致闭幕词,他希望此次论坛的形式能够继续延续,也希望诸位博士生不仅要对某个专门领域做精深研究,还要做一个音乐“通人”,对人类,对宇宙抱有更大的关怀。

 

 

撰稿:金晶洁、杨凯茹、薛彬、唐宸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