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学位  学位管理动态

2015年度上海艺术学研究生学术论坛

发布时间:2016-05-18 点击次数:372

2014年11月6日,首届“两岸三地”音乐艺术专业博士研究生论坛进入了最后一天的会程.

今天最后两场音乐学专题的“成果发布”在内容上与之前相比呈现出不同的研究生方向,从远眺 到回归民族本位,集中了民族音乐学的诸多分支。从研究方式而言可概括为两方面。一是文献梳理, 表现在古代音乐的研究,如詹林平《关于“八音”、“乐器”概念的古代文献分析》、范晓利《《论 孔门琴乐观对古琴文化的影响》、王雅婕《混沌·有序·“混沌”——<溪山琴况>“潜结构”研究》。 第二,是对现存音乐形态的研究,主要依靠田野调查。如对少数族群和民间群体的调查,如高嘉穗《记 忆之河,部落之书——台湾泰雅族Lumhum曲调中的语言现象》、陈玉玉《毛南族“肥套”仪式歌舞乐形 态记录与当代传承研究》、韩坤《体制与传承——徐州琴书传承调查研究》。从对音乐遗存的继承方式 上,南京大学牛长立《问学音乐类‘非遗’的保护》、李其峰《民间音乐的个性化改编创作》体现了两 类不同的做法。在点评环节,洛秦教授指出,博士论文的创新体现于以下五个方面,新问题、新内容、 新材料、新视角、新解释,而今天博士们的发言基本具备了以上五个方面的若干点。

今天最后两场音乐学专题的“成果发布”在内容上与之前相比呈现出不同的研究生方向,从远眺 到回归民族本位,集中了民族音乐学的诸多分支。从研究方式而言可概括为两方面。一是文献梳理, 表现在古代音乐的研究,如詹林平《关于“八音”、“乐器”概念的古代文献分析》、范晓利《《论 孔门琴乐观对古琴文化的影响》、王雅婕《混沌·有序·“混沌”——<溪山琴况>“潜结构”研究》。 第二,是对现存音乐形态的研究,主要依靠田野调查。如对少数族群和民间群体的调查,如高嘉穗《记

今天最后两场音乐学专题的“成果发布”在内容上与之前相比呈现出不同的研究生方向,从远眺 到回归民族本位,集中了民族音乐学的诸多分支。从研究方式而言可概括为两方面。一是文献梳理, 表现在古代音乐的研究,如詹林平《关于“八音”、“乐器”概念的古代文献分析》、范晓利《《论 孔门琴乐观对古琴文化的影响》、王雅婕《混沌·有序·“混沌”——<溪山琴况>“潜结构”研究》。 第二,是对现存音乐形态的研究,主要依靠田野调查。如对少数族群和民间群体的调查,如高嘉穗《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