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暑期云南采风作品音乐会举行

发布时间:2016-10-09 点击次数:253

2014年11月19日晚,由上海市学位办主办,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及上海音乐学院作曲与表演专业学位研究生室内乐实践基地共同承办的“滇池回响”——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暑期云南采风作品音乐会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完满上演。

此次音乐会为我们带来了我院五位作曲专业博士硕士的七部作品,分别是博士研究生梁军的《幕善之靥》,高一鸣的《瑙米唉露》,张昕的《哈尼禾泥》,以及硕士研究生吴斯如的《云间彩》、《山雾》,崔世卉的《云情》、《林之梦》。

如果说质朴自在的彩云之南令人向往,而又苦于陷身钢铁丛林无法亲身前往,那么闭上双眼听上这一场音乐会,五彩的梯田景色飘逸的山间云雾与热情的彝族人民这一幕幕美情美景都将立刻呈现脑海,让人徜徉在美的境地。

梁军的《幕善之靥》去除繁复的外表装饰,独留花腰彝族朴实内心,自然纯粹的欢愉在三个乐器间交织流淌。吴斯如则恋上了采风途中时时环绕的可爱云朵,钢琴独奏《云间彩》借用了印象派的作曲技法,将云的变幻难以捉摸,光线穿梭其中忽明忽暗表现的淋漓尽致。在《山雾》里她又为偶尔落下的淘气雨滴补上一笔,尽显灵悦。崔世卉的《云情》,虽说是筝的独奏,但巧用手掌击弦便做到了筝鼓合一。动静刚柔的交替,说的是天上云,道的却是人间情。高一鸣在现实转身后的梦境与冥想里,寻觅到了自己的《瑙米唉露》。它为我们带来了一丝神秘色彩:咏诵与雷鸣般的鼓点印衬了少数民族仪式乐舞的崇高之美。之后,张昕的《哈尼采尼》又让人几近感动极致的癫狂。显然,在十多天采风交流活动中,作曲者的心已然深深与当地民众连结一起。正如作曲者自己所比喻的那样,她真正成了一株扎根那里的禾苗。

在多元化创作的今天,学院派的音乐作品从来不缺乏技巧上的修饰,对新音色过分的追求,以及作品结构过分“散”化,也往往使作品缺乏可听性。对于听众来说,这些超前的音响大多在耳朵的门口就已经让人摸不着头脑,要让人们能真正的“走心”聆听实属不易。然而今晚,作曲的学生们用自己的真挚感情幻化出的成果显然已经各自找到了技巧与听感的平衡。通过演奏演唱的同学们在过硬成熟技巧下的驾驭,结构感十足的音响背后,真情也随着声波向台下观众传递着。转头望去,享受与感动从中蔓延……

这场音乐会是采风活动后的一份满意作业,更是心灵之旅的一篇精彩游记。


部门:研究生部

撰稿人:许首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