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研究生赴杭州艺术实践基地参加作品视奏教学音乐会活动

发布时间:2016-10-09 点击次数:297

2015年5月21日,我校作曲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36人在研究生部刘嘉优老师和陆平老师的带领下,赴杭州大剧院成功的举行了“上海音乐学院作曲专业研究生新作品视奏教学音乐会”,此次活动是上海音乐学院与杭州爱乐乐团于2014年合作成立“专业学位实践基地”以来的首次活动。活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与国内一流乐团合作排练和演出我校学生创作的新作品,在提高学生们创作热情的同时,结合学生创作中的实际问题,如器乐演奏与音乐呈现、作曲创作技法、作品视听效果等方面,对作曲专业的研究生进行较为系统和全面的训练和提高。我校作曲学科导师团队的张巍、赵光、温德青、陆培、吕黄等教授也应邀参加了此次活动。此次活动受到了基地方及社会各界群体的一致称赞。

为期两天的活动从音乐会排练课开始拉开序幕。第一天是以排练课和专家点评课为主,在杭爱指挥家洪音的主持下对三首作品进行排练和演奏。首先排演的是在读博士生张智军创作的木管五重奏作品《摩诘诗意》,这部作品体现了作曲者试图在音响和技法上进行更多的探索。复杂的节奏型和阶梯式的乐器音响连接都对演奏员来说是一种考验。所幸的是演奏员非常棒,不仅为作曲家提供了好的音响方面的意见,也给作曲者传授了一些平时很少了解的演奏技法。接下来排演了在读硕士研究生崔世卉和蒋安然的管弦乐作品《冥想》和《南柯梦》,这两部作品各具特色,不仅体现了他们较为扎实的创作功底和独特的创作理念,同时还可以看出他们在音色上的探索及音乐结构布局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每部作品排练结束后都加入了专家点评和现场指导,作为崔世卉的导师吕黄教授和蒋安然的导师赵光教授首先对自己学生的作品进行了细致的点评,从作品演奏实际出发,提出了自己的教学观点。同时,温德青教授和陆培教授也就作品在排演时出现的诸多问题(如乐队呈现效果、作曲技法、乐器演奏法、记谱规范等方面)进行了专业性的指导,使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获得了最准确、最实用的创作经验。

第二天的活动主题是“教学视奏音乐会”,在前一天精心的排练后所呈现出来与排练当天效果截然不同的音乐会,现场的音效与默契的乐队组合交织为一体,给我们带来了更为完整的音乐震撼。音乐会结束后精彩继续,四位作曲系导师与爱乐乐团指挥和首席从更为宏观的角度对此次音乐会的作品做了精彩点评。陆培老师高兴地说道“是杭州爱乐乐团的演奏员们帮助同学们的作品诞生来到这个世界,赋予了这些作品生命力”。的确,演奏员在对于一部作品的成功与否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此次活动为作曲的同学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平台,一流演奏家和指挥家对作品的二度创作,也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完成了自己的音乐梦想。吕黄教授说道:“今天我们上音同学和杭州爱乐乐团共同创造了一个中国音乐的新历史。”因为以前曾未有过把现场乐队排练课、专家点评、专业的音乐会演奏相结合,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来开展课程并进行演出,这无疑是上音对作曲专业研究生教学方面的一大创新点和重要举措。赵光教授提到自己在大学时最大的梦想就是自己的作品可以被乐队演出,而今天这三位作曲的同学是最幸运的。但是,作曲者的想法和乐队演奏之间难免存在一些差异,尤其是对于作曲创作还处在实验和摸索阶段的学生而言更是如此。所以,我们在增强自己专业知识和创作技能的同时,需要得到演奏家们的包容和理解,以及乐队指挥的指导和帮助。杭州爱乐乐团的团长和指挥洪音也就此次教学视奏音乐会做了精彩发言,指挥洪音赞扬上音同学认真、谦逊的学习态度和扎实音乐功底,并表示赞成上音继续能将此类基地活动持续下去,也欢迎上音同学经常来杭州观看他们团的演出和排练。邓团长也表示对于此类融合教学、排练、演奏于一体的音乐会形式之前也从未开展过,此次活动是一个很好的起点。台下观众也热情洋溢地纷纷发表意见,除了作曲专业的同学探讨关于创作和演奏方面的知识外,音乐爱好者们也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他们观众表示从我们学生创作的作品中看出的中国音乐发展的崭新未来,并希望我们继续保持我们民族所特有创作特色和音乐风格,并将其发扬光大。

正如温德青教授所说:“基地,是我们同学们从这里出发和腾飞的地方。”上海音乐学院与杭州爱乐乐团建立起的实践基地合作项目,将为同学们插上一双双隐形的翅膀,在未来追求音乐梦想的道路上展翅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