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研与实践  项目管理

曹意强:艺术与学术

发布时间:2016-12-20 点击次数:1841

——谈研究性与专业性两种论文的撰写方法

 

1117日上午十点,上海音乐学院“奏鸣·艺术节”第二场专家讲座在北楼报告厅如期举行。此次,我们有幸请到著名艺术史学家、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牛津大学哲学博士曹意强教授,为我们解析研究型和专业型两种论文的撰写方法。

讲座伊始,曹意强教授便点明了我国艺术教育当中,硕博学位论文的两个根本问题:

第一,分不清博士学位论文和书著之间的区别。学位论文实质是该领域前人与今人专家的深入对话,是写给答辩及之后专家学者看的。故而,学位论文的文体应适应于观点与思想_的阐发,而出版书籍则免不了修饰文本的华美辞藻,其受众向广大读者敞开。这是博士论文与书著间的本质区别。

第二,太过关注论文的“规则”。目前学位论文都有字数限制,进而导致了部分青年学者以字数限,为自己定框框、拟规则。曹教授语出惊人:学位论文没有规则,只有学术的要求。

随后,曹意强教授就研究型和专业型两种类型的学者应如何撰写学术论文展开了深入剖析:

研究型学者即学术型学者,主要从事史论等方面的研究;专业型学者主要针对某些领域的特殊性,须通过专业实践践行研究。两者没有高低之分。

以牛津大学为例,研究型学位论文有以下三点要求。

1、阐明论题与前人学术的关系。并非所有的论题具备研究价值。论题应必建立在前人学术基础之上,具备学术史的纵深与观怀。借由学术论文中的文献综述,不难将论题与以往研究的学术贡献关联起来,通过辨析来判断这篇论文是否有研究的价值。

2、必须对相关学术有新的推进,这是支撑论文的关键要素。学术创新,即发现一种有意义的新材料。材料和理论是永远紧密相连,没有理论便找不到材料。学术创新不是原创,真正的学术“独创性”实属罕见。

3、要以学术语言写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其实相当于“家庭作业”,绝非为追求出版而作。曹老师进而举例:有些托福成绩近乎满分的留学生因为语言问题不能参与答辩,甚至无法毕业,不是因为他们英文程度不够,而是学位语言欠佳。学位语言是一门技术活,需要付诸时间多听多练,有意识地去积累。

时间有限,曹意强教授最后亲身讲解了博士学位论文《历史怎样影响艺术史学的诞生》,为我们阐释学位论文如何定题、书写,并分享了自己的艺术理念。一场讲座过后,在场师生无不掌声雷动,收获颇丰。


在听完曹意强教授讲座之后,研究生同学们不仅理清了写作学位论文时的思路走向,也掌握具体写作过程中可能用到的诸多方法。更为重要的是,透过曹教授博士论文写作的亲身经历描述,同学们深刻地意识到无论是写作重要的学位论文,还是撰写一般的作业报告,都必须认真对待。并且,在展开作业的过程中,一定要秉持高尚学术品格,恪守学术诚信。

我们相信:纵然在无涯的学海,会遇到惊涛骇浪,会遇到重山阻隔,也会遇到滩涂搁浅,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念,从出发、致力求,最终一定能收获的成果!

 

                                             撰稿人:王翔越、张文昭、许首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