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理论人才培养项目综述(十)

——不协和音的戏剧解决/器乐中的情感与音乐形象分析

发布时间:2018-07-09 点击次数:183

    今天是莱因哈德?巴尔教授(Reinhard Bahr)给2017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音乐理论人才培养项目学员们讲课的第四天,也是最后一天。
    巴尔教授认为通奏低音(Thorough Bass)分三个类别(图1):一般性、装饰性、不协和音的戏剧性解决,昨天已系统讲授通奏低音的一般性,今天主要讲述了装饰性与不协和音的戏剧性解决和器乐中的情感与音乐形象分析。

 

 一、 通奏低音的装饰性
(一)主要概念
    巴尔教授昨天给大家展示了18世纪音乐风格,让大家了解了意大利的风格和法国的风格。他认为意大利的风格装饰音用的太多,甚至达到了滥用的程度。比如“意大利减法”(Italian Diminution),它是十六世纪装饰音的一种手法,即将一个主题以一半的时值呈现。教授强调,在这种情况下正确区分装饰音与主音的区别下才能真正明晰主题。巴赫的作品及同时代其他作曲家的作品中,装饰性的通奏低音极为常见。

(二)创意曲中装饰音的一些术语

1. Groppo这个词表示连续的四个音当中第一个音和第三个音是相同的。
2. Circolo表示第二和第四个音是相同的。
3. Tirata的意思是装饰,声音持续的时间并不长。
4. Messanza是指十六分音符上行级进到三度,这里第二个音是不协和的装饰音,主音是第一和第三个音。
5. Arpeggien是指和弦分解当中插入一个不协和音。
    教授认为,音乐中有长音也有短音,长音和短音之间的品质是有区别的,在音乐创作中人们对待装饰音也是不一样的。为了进一步巩固通奏低音的骨干音与装饰音的区分,同学们在巴尔教授的指导下,以巴赫创意曲为例进行了写作训练:
写作步骤:
1. 写出上方声部不协和的音。
2. 写出不协和音的准备音。
3. 填写其他声部音。 
二、不协和音的戏剧解决
(一)概念
    出于修辞和情感的原因,不协和音可以不遵守通奏低音相应的规则,进行自由处理。有这样的自由度可以逃离严格的要求,理论家们也找到了可以解释的理由。不协和的戏剧性解决并不意味着我们在创作当中都有这样的自由度,不能像歌剧当中看到的那样自由。实际上,所有的自由度都必须遵守建立在最基础的通奏低音规则下进行。
    戏剧性解决的类别:低音声部的经过音,高声部跳进到不协和音,高声部交换进行到不协和音或从不协和音跳进到协和音。

(二)对作品的分析
 

 

    上图可以看到下行的低音线有三次上行五度的模进,上方十六分音符构成的音阶体现出了b小调。
 一般而言,在三声部的创作中通常用五度上行模进,并通过互换声部跳入不协和音。第二行五线谱可以看到下方的声部跳进到上方的声部。

(三)通奏低音和弦标记练习
注意事项:
1. 原位三和弦不标记数字。
2. 上方三声部的音与低音的音程关系,用相应的数字标记。
3. 音程数字采用从大到小的方式从上向下依次排列。
4. 临时变音记号要标记在相应的数字后面。

三、器乐中的情感与音乐形象分析
    巴尔教授认为,巴洛克时期从创作到欣赏都是有一套严格的体系,并能够影响人们的道德意识。众所周知,音乐有时候会唤起人们正面或负面的情绪。在此,巴尔教授援引了法国哲学家笛卡尔(Descartes)的哲学理念。笛卡尔在1649年曾指出人的情感分为爱、恨、欲望、欢乐和忧伤等,这些情感的理论与音乐息息相关。虽然这些情感可以用音乐来表达,但有些可能无法用音乐予以准确表达,比如敬佩等。

    上图中两种术语,左边是负面情绪,右边是正面情绪,而美德处于这两者之间。
 巴洛克音乐中音符的重复叫Bombo,常常用来表现争斗的情绪。比如“凯撒”的片段中同音重复用来表示充满激烈抗争的情绪。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主要追求的是情感的统一。最后,巴尔教授指出,这个原则从18世纪下半叶发生了改变,情感上戏剧性的强烈对比成为音乐发展的新方向。

    通过巴尔教授这四天对西方16世纪早期对位法的调式体系、八种圣歌调式与克劳苏拉/终止式、通奏低音体系的梳理与讲解,以及大量的写作练习,使同学们对西方早期音乐作曲技法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这无疑对同学们未来的音乐创作以及理论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与启发意义。

                                                                                

                                                                                            (撰稿:那日苏 单位:内蒙古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