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理论人才培养项目课程综述(二十七)

——彭志敏教授:勃拉姆斯的一枚标题音乐指纹——重温《学院节庆序曲》的一些感悟

发布时间:2018-07-27 点击次数:305

    2018年7月25日,由上海音乐学院主办、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承办、张巍教授主持的“国家艺术基金——音乐理论人才培养项目”课程即将进入尾声。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副主任邓佳主持今日课程,并对授课教师武汉音乐学院彭志敏教授进行隆重介绍与热烈欢迎。
    上午的课程彭志敏教授从多维视角(特定创作动因、主题材料来源、音乐形象构思以及曲式结构设计等方面)入手,结合对勃拉姆斯《学院节庆序曲》(op.80)相关的创作陈述,推导出其标题音乐的写作手法。并通过对作品中勃拉姆斯所持大学观的探讨,以及如何解决音乐创作之——“写什么、为何写、为谁写、怎样写”等一系列问题,进而提出助推大学精神的设想。下午的专题研讨通过抛出“怎样使音乐分析的结果能够‘广泛影响他人’而不至成为‘无生命的容器’”相关论述来引发讨论下面几个问题:音乐理论有什么用?我们需要音乐理论吗?如果需要,那么需要什么样的音乐理论?

引言 音乐创作与分析的目标及相关思考
    首先,彭志敏教授肯定了此次理论人才培养项目的及时性与重要性,并提出重温勃拉姆斯《学院节庆序曲》这首老作品如何产生新的感受。由此引发出音乐创作与分析的目标在于写什么、为何写、为谁写以及怎样写。并肯定20世纪新音乐做出了革命性、颠覆性的创造与贡献,但与此同时西方现代音乐付出了牺牲音乐美听性的代价。其亦指出,中国新音乐创作存在重技法、轻内容;重体系、轻体验的不足,即对音乐内容的感受太少。
课程伊始,彭志敏教授即提出其解读音乐的独特视角——分析如“断案”!并从两个提法和两个情况来引入“案情”的梳理。
    虽毋庸置疑却令人怀疑的两个提法:
1.勃拉姆斯属于守旧的、古典主义的学院派(来自阿诺德?勋伯格的转述)
2.勃拉姆斯一辈子都没写过标题音乐的一个音符(来自哈罗德?勋伯格的断言)
    虽值得注意却无人注意的两个情况:
1.《学院节庆序曲》是勃拉姆斯创作的第一部有标题的器乐作品;
2.《学院节庆序曲》是西方经典音乐文献中唯一涉及大学题材的音乐作品。
接下来,教授通过引经据典与实例分析来对以下六个方面的思考和问题进行逻辑推理与侦破断案:
1.《学院节庆序曲》是一部既有具体文字标题又有完备音乐形象的标题音乐作品,同时也是勃拉姆斯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
2.勃拉姆斯这部作品塑造了哪些音乐形象?表达了哪些标题性内容?为何表达?向谁表达?以及怎样表达?
3.勃拉姆斯作为“德国严肃音乐的泰斗”,《学院节庆序曲》为什么不使用德国传统音乐中经典的、纯粹的、并且是勃拉姆斯十分熟悉的变奏曲、交响曲、协奏曲或重奏曲体裁,而是采用浪漫主义风格的音乐会序曲?
4.为创作这部特殊的标题音乐作品,勃拉姆斯选用了哪些独特的主题音乐素材?使用了何种音乐组织方法?采用了什么内容叙事结构?
5.把这样一部时间和风格方面似乎都比较老旧的外国作品单独作为音乐分析的对象,重温其中的有关情况,对我们今天的音乐创作或理论研究来说,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借鉴作用或启发意义?
6.对于工作学习在高校、尤其是工作学习在高等音乐院校的教师和学生来说,面对这样一部表现大学或大学生的交响音乐作品,在“双一流”建设的当下,我们应当从怎样的审美视角去聆听她?应当以怎样的内心情感而共鸣于她?
接下来教授从历史文献以及音乐本体两方面来一一实证与解密。
第一部分 标题音乐之指纹“断案”
    在这一部分中,彭志敏教授从勃拉姆斯的学术成长环境入手,通过其面对名誉博士学位的思想与行为的剖析,加之作曲家在《学院节庆序曲》中采用四首极具标题性内容的快乐的大学生歌曲所表达的大学观,以及为配合主体形象设计而采用“比例失衡的奏鸣曲式”的形式与内容等多重视角的解读,来一层层推进标题音乐指纹的“侦破”。
一、没上过大学的勃拉姆斯如何面对名誉博士学位
面对这一勃拉姆斯没有上过大学却能称为“学院派”音乐代表的质疑,教授认为:其一,勃拉姆斯虽然没上过大学,却碰到一位好老师爱德华?马克森(1806-1887)。此外,他得益于舒曼的提携,并在很多方面都深刻地影响着勃拉姆斯。并指出勃拉姆斯用于《第三交响曲》的座右铭——“自由而快乐”(Frei aber froh)所对应音名的三音动机(F-bA-F)来自于舒曼交响曲中音名对应与音名象征的旋律片段;
图1:勃拉姆斯《第三交响曲》第一乐章主部主题的三音动机

   1879年,德国布雷斯劳大学为勃拉姆斯授予了荣誉哲学博士学位。大学认为作曲家一定感到受宠若惊,并且会表达感激之情。但勃拉姆斯的反应却不紧不慢、不惊不乍、不卑不亢。 彭志敏教授对勃拉姆斯这件小小轶事的看法与感悟有三:
1.勃拉姆斯凭什么这样?
2,勃拉姆斯为什么这样?
3,我们可以从中悟什么?
那么勃拉姆斯究竟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教授通过下面的讲述来回答这个问题。
二、快乐的学生歌曲集锦表达了勃拉姆斯的大学观
(一)德国严肃音乐的泰斗
    把勃拉姆斯看作德国严肃音乐的泰斗,是布雷斯劳大学为勃拉姆斯授予名誉博士学位的理由之一。教授认为:所谓德国严肃音乐泰斗,可能是指勃拉姆斯坚守巴赫、贝多芬开创的德国音乐及其所强调的纯粹的乐音原则、乐音的运动规则、逻辑的结构法则;坚持用纯音乐的交响曲、重奏曲、协奏曲、合唱曲以及独唱独奏曲等体裁形式进行创作;坚持主题的逻辑展开、系统的变奏手法、复杂的对位技巧、缜密的和声组织、平衡的音色配器、以及经典的曲式范型。
(二)快乐的学生歌曲集锦和勃拉姆斯的大学观
    教授认为勃拉姆斯把他的《学院节庆序曲》称作是“苏佩风格的快乐学生歌曲集锦”意味着——它不是为标榜自己获得学位而作的博士交响曲,不是为颂扬校方授予学位而作的感恩康塔塔,亦不是严肃音乐泰斗惯用的德国经典音乐体裁,而是一种有创新意义的结构形式,她巧妙而深刻地表达了勃拉姆斯的大学观。即表明了勃拉姆斯这部与大学和大学生有关的作品写的谁?写给谁?以及怎样写?也说明了为什么今天可以重温这部老旧风格作品的原因。
三、民歌就是标题与歌词决定内容
    彭志敏教授通过研究,指出勃拉姆斯根据自己的大学观,把大学生作为这首序曲的形象主体,并且要把这部作品写给大学生听。为了这个目的,勃拉姆斯甚至放弃了德国严肃音乐的一般性法则,改变了材料统一或主题贯穿手法。其从1861年版的《德国学生饮酒歌曲集》中,精心选择四首广为传唱的大学生歌曲,用作这部作品的基本音乐素材,并通过它们传达特定的标题性内容。具体如下:
    第一首歌曲是《我们建造了一所广厦宏宇》(歌颂大学生的历史),这是一首怀念在德国解放战争时期很有号召力的大学生联合会及其光荣历史的悲壮颂歌;
    第二首歌曲是描述大学生灿烂美好的明天,象征他们壮丽崇高的理想《保持安静,人人倾听庄严声音》(歌颂大学生的理想);
    第三首歌曲《什么从天而降?》充满动感与活力(歌颂大学生的行动);
    第四首歌曲《及时行乐》宣扬积极、励志意义(歌颂大学生的精神)。
四、“比例失衡的奏鸣曲式”配合主体突出的形象设计
    教授认为其颇具争议的曲式结构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勃拉姆斯的确是把大学生作为所要表达的形象主体,同时又能充分地渲染学院节庆的欢乐氛围,因而别出心裁地把奏鸣曲式的主部主题设计成一个庞大的类似回旋曲式的多主题综合体。    

由图可见:
第一,它是多解的。
    新版《新格鲁夫音乐和音乐家大辞典?勃拉姆斯》把它看作是精致复杂的大型二部性结构(但教授并不赞同此观点)。此外,美国的爱德华?唐斯认为它是正规的、传统的(并非学究气的)奏鸣曲快板第一乐章。而日本的门马直卫则认为它的构成更接近奏鸣曲形式。
第二,它是非典型的。
但之所以能把它看是作非典型的奏鸣曲式,其原因在于:其一,曲式中含有可被辨识或可被确认的主部及副部主题;其二,主部和副部主题分别在不同的调性上呈示;其三,副部以服从主部调性的方式再现。
同时,教授认为奏鸣曲式的范式是可以变化的,但必须恪守其底线:1.奏鸣曲式的副部主题不能在再现时被省略(必须保持的结构成分);2.且必须使用与其呈示时不同的调性再现(必须满足的调性条件)。
第三,它是失衡的。
其结构比例严重失衡,呈示部主部主题长达240 小节,占全曲总长401小节的60%之多。
    通过对主题结构与形象处理、音色音响与基调气氛、非方正散文式句法特征以及曲式结构等方面的分析,教授得出结论:即勃拉姆斯成熟时期对交响性作品的奏鸣曲式设计有一个突出特点:尽力避免把奏鸣曲式的展开部规模设置得与呈示部或再现部相当,尽力避免主题材料的变形冲突在奏鸣曲式某些既定部位“公式化”地集中出现,而是根据内容构思或表现需要而进行展开。所导致的结果是展开的动力效果不减,但展开的规模比例却不大。《学院节庆序曲》即如此。
   教授在对《学院节庆序曲》层层递进的“侦破”后指出:勃拉姆斯以历史歌曲文献集锦的方式,展示了一种便捷而有效的标题音乐写法。它像勃拉姆斯留在世上的“一枚标题音乐指纹”!它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勃拉姆斯并非是“一辈子没有写过标题音乐的一个音符”!勃拉姆斯留给人们的,不仅有德国严肃音乐的原则、准则和法则,也有特定标题音乐的写法、手法和心法!
    最后,教授总结道:在《学院节庆序曲》中,勃拉姆斯以音乐的方式表达了一种“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堪称是“正确而先进”的大学观。并设想如果将勃拉姆斯的《学院节庆序曲》列为音乐院校新生入学必听必学的曲目之一,以之为媒,对音乐大学生实施专业教育,以之为范,对大学生实施大学历史、大学理想、大学精神、大学担当诸方面的励志教育,使大学生能够“不忘初心、温故知新、君子弘毅、无问西东”,在此基础上不断地传承创造、开拓创新!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专题研讨
    下午为专题讨论交流环节。首先彭志敏教授通过引用美国曼哈顿音乐学院爱德华?格林(Edward Green)教授在其有关中国当代作曲家的评论专刊——《中国与西方:一种新音乐的诞生》一书中 “怎样使音乐分析的结果能够‘广泛影响他人’而不至成为‘无生命的容器’?”的论述来抛出讨论的话题,并延伸出下面几个问题:
1.理论有什么用?
2.我们需要音乐理论吗?
3.如果需要那么需要什么样的音乐理论?
    学员们围绕自身长期的音乐创作、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精彩的发言以及展开热烈的讨论。主要涉及目前国内常见理论与创作脱节、音乐理论自身独立性与封闭性及其对音乐表演方面的指导意义等。此外还有,趋向复杂与抽象的音乐理论能否对创作、表演、听觉感知等方面产生影响以及理论文章如何避免难懂等问题。
彭志敏教授在互动讨论中指出:目前的现状常常是理论家不太明白作曲家想说什么,作曲家也不太认同理论家。而音乐理论家要明确是音乐理论一定要围绕音乐进行,形而上或学科交叉一定要回到音乐本身。对于理论文章看不懂,教授回应道:理论家写作文章时本身没有让所有人看懂自己文章的自觉与意识,针对一些现代技术、图标分析等,需要读者自身具备相关背景知识。音乐理论自身比较抽象,如再用更抽象的语言去表述则为“无生命的容器”,其认为深入浅出是最好的表达方式,由此引发出当事人的内在自觉是最重要的。同时对我们理论研究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反思作为理论家的我们要关注什么?我们通过关注所得如何反过来影响我们所关注的方面。                                                 

    讨论最后,教授回归到上午课程伊始所提出的问题:即音乐理论工作者无论如何进行研究,当面对音乐作品时,最终还是应该回到那四个为什么——即:写什么?为何写?为谁写?怎样写?

结语 使命与担当   

    通过今天的课程,我们不仅领略了彭志敏教授学者风范,即其广博的学术视野与风趣幽默、才思敏捷的一面;更令在场的青年教师们深有感触:其曾作为武汉音乐学院院长的治校理念与治学态度——即通过对勃拉姆斯《学院节庆序曲》形式与内容多重视角的解读,来强调我们对大学生实施专业教育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对大学精神的教育。同时,彭志敏教授一再强调,希望青年学者要有挑起中国音乐理论研究大梁的使命感,以内在的自觉、广博的胸怀以及踏实的理论研究去“广泛影响他人”。

 

                                                                           (撰稿:唐大林 单位:浙江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