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心治学 探秘迷踪——记2016上音第十一届研究生艺术节硕博论坛(三)

时间:2016-12-19浏览:91

2016年11月16日下午一点半,上海音乐学院第十一届“奏鸣·研究生艺术节”迎来了第三场硕博论坛。作为展示我院研究生学术成果的重要品牌,数年来硕博论坛承办了近百场学术报告,深受师生推崇、喜爱。本场硕博论坛共有三位青年学者分享他们泛舟学海的所思所悟:16级流行音乐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赵朴,16级音乐人类学方向博士研究生闫旭,以及14级音乐戏剧理论方向硕士研究生汪雨腾。

赵朴师从陶辛教授,他以《走心——流行演唱中的能量设计》为题,论述了“走心”这一流行音乐评价关键词所指向的立美、审美问题。赵朴的演讲形式丰富,幽默活泼。他引用E.T.坐标系统作为能量分布的外化显现,细致剖析了《等你爱我》《Rolling in the Deep》等经典版本的各项能量(音量、时间、偏移值等)参数,使得“走心”的主观感受变得客观可感。为深入展现意图,赵朴时而亲身示范,演唱一首首名曲,博得在场观众阵阵掌声。他的本色演讲,为本场硕博论坛奠定了轻松愉悦的基调。

闫旭是肖梅教授的在读博士生。在演讲《信仰的秘境——海陆丰碣石镇竹马戏田野纪实》中,她分享了前往福建海陆丰地区田野考察的所见所闻:她们探访了东埔村村内外的老艺人,参与了孩童们的学习排演过程,体验了潮汕人家的生活。该田野团队深入探究了竹马戏所呈现的艺术形态、组织形式与独特的海陆丰亚文化区域内本土信仰之境遇、层次观照,解读了其所呈现的独特文化语境和艺术特色,以及现实发展与传承之间的种种问题。

最后出场的是硕士三年级研究生汪雨腾。他在《普契尼歌剧所显示的戏剧功能——以〈曼侬·莱斯科〉为例》中,援引戏剧家科尔曼的观点:戏剧应该揭示人物对动作和时间做出反应的特殊性质;音乐必须于歌剧中发挥中心表现作用。正因此,科尔曼嘲讽普契尼之“艺术准则”远逊于威尔第、瓦格纳、莫扎特,并声称其歌剧是彻头彻尾虚假的。显然,汪雨腾不赞同科尔曼的观点。他从科尔曼提出的三重标准来衡量普契尼的歌剧《曼侬·莱斯科》,挖掘其于三点准则中的闪光贡献,正面驳斥了科尔曼对于普契尼的偏见。

报告结束后,在场听众自觉参与热烈讨论。他们踊跃提问,与赵朴、闫旭同学就“偏差值”“文化接受”等问题展开深入交流。一时间,学术气氛浓厚、融洽。不知不觉间,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艺术节已经走过十度春秋,见证了众多青年学子的成长。在一届复一届的硕博论坛中,上音研究生们积累着学术道路上的每一点收获,留下了每一个灵感闪现的精彩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