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乐学院首届“两岸三地”音乐艺术专业博士研究生学术论坛小记(三)

发布时间:2014-11-07浏览次数:5002

上海音乐学院首届“两岸三地”音乐艺术专业

博士研究生学术论坛小记(三)

 

2014年11月5日,我院首届“两岸三地”音乐艺术博士研究生学术论坛之博士生成果发表进入了第二天的会程。

上午,韩锺恩教授主持了本次论坛的第一场音乐学研究专题发布会,由来自上海音乐学院、台湾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四位博士生,孙胜华、曾静雯、何弦、谌蕾做论文汇报。这四位同学的汇报反映了现今音乐学研究宏阔的视角,有以文学叙事方式关照音乐机理的,如孙胜华《“诗意”叙事——肖邦第二叙事曲结构分析和意义解读》;有以历史社会语境隐喻音乐内涵的,如何弦《以音乐姿态交流——莫扎特<费加罗婚礼>中伯爵与伯爵夫人的对话》,有对音乐教育和艺术实践案例做深入的剖析,如曾静雯《非正式创作模式探析:三位流行乐团团员的故事》;也有对古典风格时期断代史的开山之作《古典音乐:海顿、莫扎特与贝多芬的时代》做深度的书评。韩锺恩老师评价道:这四位同学的发言恰好包含了音乐学研究的四种重要的方法——分析、调查、诠释、评价。

下午的第二场音乐学研究专题涉及音乐家及其作品研究、版本研究、音乐学写作方法、音乐美学四个领域。辅仁大学蔡佩珊的《Ethel Smyth的钢琴作品风格之探究》研究的对象有着三重边缘身份——19世纪的英国音乐家、女性音乐家、复古体裁的坚守者。逢甲大学查太元的《<黄河大合唱>陈田鹤编配钢琴伴奏版校订研究》对《黄河大合唱》的版本情况作了详尽的梳理,并指出了陈版的可取之处。中国音乐学院邓军《中国大陆的学术创造——“音乐学分析”与“音乐学写作”》讨论了音乐学分析的“两张皮”——形式与社会历史文化,即解决“形式”与“内容”融合的问题。中央音乐学院吴海《论时间哲学与音乐的时间性》讨论的话题是音乐美学的基础问题之一,报告人回顾了西方哲学史上对“时间”概念的有关阐述及其对“音乐时间”研究带来的启示。

最后一场音乐分析专题研究依然延续了前一天所体现出的几种新的研究趋向。第一,在分析中结合历史维度,如孙熠《论西方调性音乐时期曲式结构功能的演化现象》;第二,运用新的分析技术理论对作品加以分析,如赵晶《音乐材料的多态一致性与同构性》对韦伯恩《六首乐队小品》的解读。第三,以数理思维解释音乐结构,如陈林《复合音程循环的构成与技术特征研究》。

本次学术论坛的第二场专家讲坛邀请到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本次论坛学术委员会主任贾达群做了题为《艺术教育与研究生培养若干问题的思考》的报告。报告围绕三组关系展开。第一,教育的本质与社会的需求。教育应使每一个受教者对自己生存的环境和社会感兴趣,继而产生学习了解的渴望,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此担负对社会的责任,同时完成对人的塑造。这一目标也许不能满足眼前的利益,但与社会的终极需求是相符的。 第二,大学精神与现存的体制。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是大学的三大功能。目前大学去行政化的步伐刚刚启动,要重塑大学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独立思考,自由教学,厚德载物,兼容并包的精神,纯化学术空气,依然需要做极大的努力。第三,艺术教育与一般教育。艺术是人观察世界,表达人与自然关系的特殊方式,是对世界“诗意”的面对。因此艺术是主观而多解的。正是由于这些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独特之处,艺术教育需要培养艺术家多方面的能力,除了技艺,也要重视品性和修为的培养。

 

                通讯员: 许首秋、陈小杉、智玥、唐宸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