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部举办作曲技术理论论坛——和声理论专题系列(一)
2015年4月7-8日,奥地利-中国合作项目“作曲技术理论论坛——和声理论专题系列(一)”在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成功举办。此次论坛为期两天,内容包含四场专题讲座、六场专题发言,来自上海音乐学院的张巍教授、甘璧华教授、姜之国副教授、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的格西尼·施罗德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的张惠玲教授,与上述学校的博士、硕士研究生一起,就音高理论的相关专题开展了深入交流。
4月7日上午,研究生部负责人张巍教授对此次论坛进行介绍,他指出这次论坛以和声研究与和声教学为专题,主要聚焦西方的和声理论在中国发展的开端性研究。随后香港中文大学张惠玲教授以“当代中国的和声理论探索:桑桐与勋伯格、亨德米特及库赫特的‘相遇’”为课题进行演讲,通过研究桑桐在文革结束后二十余年中发表的重要论文,揭示他如何尝试将现代主义注入中国的五声体系之中。我院姜之国副教授以“中国作曲本科和声教学现状”为课题发表演讲,作为上海音乐学院现任的和声骨干教师,姜之国副教授分别从中国作曲本科专业和声教学历史渊源、教学的基本内容和教材以及以上海音乐学院和中央音乐学院为例对中国作曲本科专业和声教学体制进行介绍。通过从三个方面全方位立体的讲解,使得在场的各位专家和学者了解了中国作曲本科专业和声教学的历史和现状。
在4月8日的专题讲座中,格西尼·施罗德教授以“什么是新颖?中欧音乐理论,和声和对位的发展概论”为课题进行演讲,主要讲授了德语系国家音乐理论,和声与对位的发展,着重于一百三十年前的音乐理论家雨果·李曼的理论,并指出形成今天更多面向的和声理论源于两个缘由:1、级数和声理论从美国重新传回到了欧洲,形成与李曼相对的流派;2、因研究古音乐与现代音乐所需产生的新的研究方式,八度规则,在这个编码数字系统又加上了许多不同的标记,同时强调了在此发展过程中,即兴式对位法重新被重视,并总结当代和声发展的问题。甘璧华教授以“在中国与西方的和声领域里‘泛音’的应用理论及比较研究”为课题进行演讲,甘教授试对中外泛音应用理论进行梳理、整合与比较研究,指出中外共同点在于无论传统和弦还是现代和弦都是基于泛音,不同的是东西方的美学观点,东方立足于微观的视角,而西方则着重强调宏观的视角。甘教授以精彩的教学课件向在座的学者们演示了泛音1—7的音响与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和弦”的音响、德彪西“牧神午后和弦”音响之间的有机联系,并通过对古拜杜丽娜小提琴协奏曲《奉献》的分析与讲解,清晰明了地向大家展示了等差比的旋律与黄金比的结构如何在作品中相互融合运用。
此次论坛除了上述具有不同学术背景教授的精彩发言外,还有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上海音乐学院的博士研究生基于自身的教育背景,围绕不同地区和声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对其所在地区的和声教学特点进行介绍。其中包括:香港中文大学的学者洪丁、林镇辉、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作曲家黄愉钧、曾就读于海德堡大学、清华大学、剑桥大学跨多领域学者奥蒂拉·施罗德、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陈林、周明昆。上述学者发言后,与会教授和学者对在发言中所涉及的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大家从各个视角分享自己的观点,在学习交流的过程中各地学者对彼此教育背景和观念有了更加系统全面的了解。
撰稿人:智玥、李思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