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采众长,兼收并蓄——记第十一届“奏鸣?研究生艺术节”硕博论坛(二)

发布时间:2016-12-19浏览次数:98

20161115日,上海音乐学院第十一届研究生艺术节的第二场硕博论坛如期举行。作为展示上音研究生学术成果的重要品牌,硕博论坛的设立为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提供了一个高层次的平台,许多优秀的硕士、博士研究生都曾在这个讲台上与大家分享他们的研究思考与学术感悟。本场硕博论坛共有三位研究生发言,分别是博士二年级研究生钱滢舟、博士二年级研究生李学娟和来硕士三年级研究生熊梦珏。三位同学在不同的学术领域钻研思悟,各有所得。

钱滢舟的发言题目是《勃拉姆斯弦乐六重奏Op.18中的“家庭音乐性》。文章指出,19世纪上半叶是业余音乐迅速发展的时代,大量为业余爱好者写作的作品诞生。“Hausmusik”(家庭音乐)是德国特有的音乐形式,是业余音乐兴起下的产物。勃拉姆斯身为该时期的德国音乐家创作了许多该形式的作品。Op.18是勃拉姆斯的第一部弦乐六重奏作品,具有强烈的“家庭音乐性”,属于“家庭音乐”的范畴。在钱滢舟的讲演中,她通过对该部作品的历史、文本以及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分析来得出作品中的“家庭音乐性”,同时借此衍生到整个19世纪的家庭音乐创作,了解这一时代该领域的创作情况。

李学娟的发言题目是《音乐究竟在哪里?读<音乐存在方式>一书引发的思考》。她的文章指出,在《音乐存在方式》一书中,各位学者就作品存在方式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认为音乐是以物质媒介的方式存在;有的认为音乐是以“个在”方式存在,有些学者从音乐本体论观点出发进行探究……那音乐究竟以何种方式存在呢?李学娟在她的发言中阐述了她读罢此书后所产生的所思所想,与大家探讨了她对于音乐存在方式的理解。

熊梦珏的发言题目是《探寻施尼特凯<钢琴五重奏>音乐语言中“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她向大家介绍到,俄罗斯作曲家施尼特凯是20世纪中后期俄罗斯现代音乐的代表人物,他于19721976年间创作的《钢琴五重奏》中扬弃了二战后先锋派的序列技法和比较理性的美学观念,转而在音高材料的组织方式、作品的结构原则等方面对传统思维进行借鉴,但同时音乐中又处处体现了作曲家个性化处理的思考,从核心动机的处理方式到回旋原则的运用等都体现出了“传统”语汇与“现代”思维的交融和碰撞。熊梦珏的文章以施尼特凯的《钢琴五重奏》为分析对象,对音乐中体现出的施氏音乐中象征“传统”与“现代”的音乐语汇、创作技法等进行分析,由此探寻施尼特凯是如何在“传统”与“现代”的冲撞中达到统一的。

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艺术节已经走过十年光阴,见证了上音学子们的成长。在每年的硕博论坛中,上音学子们积累着学术道路上的每一点收获,留下了每一个灵感闪现的精彩瞬间。

                                                                                                                                 文/ 熊梦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