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简驭繁,包罗万象——记上音第十一届研究生艺术节专家讲座(三)

发布时间:2016-12-19浏览次数:89

11月17日下午一点半,北楼601早已人山人海。

研究生部主任张巍教授主持开场。他首先介绍了奏鸣艺术节:这是上音研究生会的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秉承着育人为宗旨,面向全校在读研究生和驻沪兄弟院校研究生代表,既能展示校园文化作用,又能起到交流促进。接着,张教授介绍了“专家讲座”以及历来的受邀嘉宾,认为对于人才培养和教育而言,在“通才教育”理念占据教育哲学主导地位的时代,讲座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培养和塑造手段,对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李建中,武汉大学二级教授,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及博士后导师。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教育部马工程首席专家,武汉大学文艺生产与消费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副会长,在高校从事中国传统文化及文学理论的教学与研究三十多年。

“中华审美文化的孕育、诞生、成长乃至生生不息。审美文化是华夏文明的掌中之宝,与四个古文字密切相关……”李教授一上来就勾起了大家的好奇心,“我们称之为‘元关键词’”。

“元”有三义:始也、本也、美也。这四个关键词,既是key words,也是word’s key,是开启中华审美文化宝库的金钥匙。

正式进入主题,李教授首先提到了“人”的象形文字——一个鞠躬的形象,以表明中国古代“崇尚礼仪”的悠久传统。之后又通过引用文言文,从三个不同的方面来说明作为审美客体的“人”:第一部分是从正面形象来对人进行解说——“羊人为美”——这是对甲骨文的解释,是最早把人作为审美的客体的发现;第二部分是“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是对人的相貌的审美;第三部分“天地之心”——起源于八卦图形,说明人在天地之中,就像心脏在身体之中。而心连接一切情感,情绪,所以称作天地之心。接着,李教授又从另外三个方面举例,以说明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并得出一个小结论:心物一体之“人”建构审美主客体,以人为美的观念是审美的起源。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而审美的客体和主体是统一的。

“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引用《说文解字》中对“天”的解释,李教授讲到了第二个关键字。“天”是彰显审美境界的一个字,这其中按照层次分为三重:一是法天(自然境界);二是畏天(道德境界);三是问天(人文境界)。

  之后李教授将甲骨文和纹身相关联,引入第三个关键词——“文”。“文与人和天的关系相当密切!”看着大家疑惑的眼神,李教授给大家继续解释,甲骨文的“天”——一个人头上顶着天,强调天人合一的观念;“文”——人的胸前有纹身,说明古代人都是将文字刻在身上来记录文化。而且,《周易》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观察天道运行规律,以认知时节的变化;注重人事伦理道德,用教化推广于天下。

第四个关键字是“道”——审美的规则。几千年前,老子曾在《道德经》开篇中写道“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整句话的意思是:可以道说的道,并不是我们平常理解的这个道,可以道说的名,也不是我们平常所理解的名。但是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李教授还是将“道”分成了由浅入深的三个层次:首先是“行道之方”——方法与技艺;其次是“边界与轨迹”——“规律与规则”;再者是“起点与终点”——本源与终极。

最后,李教授为大家总结:物一体之“人”、心生言立之“文”、可法可畏之“天”、亦行亦止之“道”。这四者的有机统一,共同组成了开启中华审美文化的大门的法宝。

虽然此次讲座的主题比较抽象,但是李教授绘声绘色的讲述却给大家带来了别样的体验。经久不息的掌声之后,台下同学积极踊跃地与李教授提问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