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1日,随着上海音乐学院第十一届“奏鸣·研究生艺术节”闭幕式音乐会在贺绿汀音乐厅圆满地落下帷幕,本届为期半个月的艺术节活动也宣告全部结束。
回望过去,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艺术节自2006年开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了十届。艺术节一贯秉承着育人为本的宗旨,积极面向全校在读研究生和驻沪兄弟院校研究生代表。上音研究生部作为主办方,希望通过研究生艺术节的举办,在广大研究生中,树立爱国家、爱集体、爱校园、爱老师、爱同学的高尚情操。同时把美育与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为进一步推动上海音乐学院的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展示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教育、管理和教学的优秀成果,提升校园文化做出努力。
今年,艺术节以“崇德精艺”这个主题,一方面向同学们积极宣扬了高尚学术道德、优良学术品格在音乐创作、理论研究中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另一方面以“音乐艺术”为媒介,加强各高校及学生之间的交流,展示学校艺术教育成果,构建了良好的文化艺术教育氛围,培养了学生们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艺术修养。
为了进一步提升我院研究生们的理论素养与表演实践水平,此次“奏鸣·研究生艺术节”活动分别以讲座论坛以及实践音乐会两大版块开展。
在讲座论坛方面,主办方在活动期间共安排了三场分量十足的专家讲座及硕博论坛。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针灸研究所专家许峰宾用他丰厚的中医知识教会了同学们如何有效自我调节保护颈椎;中国美术学院曹意强教授以他丰富的学术积累和自身的论文撰写经历为大家区分了“研究型论文”和“专业型论文”这两种不同的写作方法,让不同专业的同学找到了不同的写作侧重;武汉大学李健中教授结合长期深入的历史文本研究,以“人”、“文”、“天”、“道”四字对中华审美文化进行了简洁扼要地概括,让同学们对中国审美传统一目了然。
硕博论坛则是同学们互相学习交流的重要平台。在三场论坛中,朴蕙秀(韩国)、张晓东、钱滢舟、赵朴、李雪娟、闫旭、葛莹妍、熊梦珏、汪雨腾这九位研究生同学分别围绕音乐美学、音乐分析、中国传统音乐研究、流行音乐研究等多个研究方向汇报了目前自我的研究状况,让其他同学们学习的同时不断反思。
不仅如此,研究生部还特邀年逾古稀的著名笛子演奏家、理论家许国屏先生来到上音举办“读书会”活动,与同学们一道分享他的一系列著述及写作背景。他生动的论述让同学们充分体验到老一辈音乐家们心系大众、孜孜不倦、吃苦耐劳、狠抓学问的优良品格,也让同学们学习到了治学不仅要扎扎实实,还要敢于创新。
另外,本届艺术节还增加了许多创新活动,提高了同学们的专业理论水平。比如首次将研究生乐评比赛研讨会置入活动整体中,受到了同学们一致好评。在韩锺恩、郭树荟、张萌、李鹏程四位评论写作专家的点评下,同学们对乐评写作的方式有了深入了解;又比如,研究生部还特别举办了一场“暑期社会实践专题汇报会”,各位参与新疆采风活动的老师同学们汇聚一堂,与其他同学一道回顾并总结了采风时的所见所闻。当然,还有留学生同学们精心设计的题为“行走在希望之路上”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让同学们了解了各国的历史传统与文化现状,并且领略了曼妙的民族音乐。
表演实践方面,研究生部在继承奏鸣艺术节历史优秀活动的基础上又不断创新,给予学生们更高、更广的实践舞台。在一年一度的研究生新生音乐会上,各位新同学们崭露头角、相互合作、相互学习,在未来的学习道路上跬步累积。研究生艺术实践音乐会搭起了第二阶梯,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舞台让专业相对成熟的同学们有更好的发挥空间。闭幕音乐会集中演出了同学们暑期社会实践原创作品,给予了青年作曲家们展现自我的平台。走出学院、面对大众,也促使他们对自身的音乐创作不断反思。由同学们自发组织、自我设计的“七弦绎六合——‘七弦情’新锐民族室内乐组合音乐会暨硕博讨论会”开创了演奏·交流的的新形式,让艺术实践与理论更加紧密地贴合,各专业同台的跨界视角讨论也让每一个体获得了全新的研究思路。
我们知道,一件艺术雕刻精品不仅需要的高级的原料,更需要的是一颗匠心独运的心以及炉火纯青的技术。而“奏鸣·研究生艺术节”正是提升慧心与锻冶技艺的绝佳平台。经过多年来的不断冶炼,平台自身的规模与形式也在不断扩大创新,在未来一定能为中国音乐界打造出更优秀的人才与作品。
新闻稿: 许首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