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家、理论家,中国第五代音乐家群体在创作、理论和教育诸领域中富于创造和开拓精神,且成果丰厚,并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代表之一。现为上海音乐学院作曲与作曲理论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中国音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音乐分析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学术委员;《音乐研究》《音乐艺术》编委。
创作并出版数十部各种体裁和风格的音乐作品及十几篇(部)有关音乐创作和分析的论文与著述。作品《弦乐四重奏》1991年获日本“第十二届IRINO室内乐国际作曲比赛”大奖,《蜀韵》被评为“20世纪华人经典”,《回旋曲》、《龙凤图腾》、《两乐章交响曲》、《巴蜀随想》等在国家级作曲比赛中获奖;出版个人唱片2张(Naxos,2015,2016)。论文《结构对位》获教育部第五届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009)、《结构分析学导引》获中国音乐金钟奖理论银奖(2011);专著《结构诗学》获教育部第六届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2013)。其它相关奖项还有:“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1996),美国亚洲基金会、古根海姆基金创作研究奖(2005),教育部“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奖”(2007),宝钢优秀教师奖(2008),上海市优秀文艺人才奖(2010),上海市育才奖(2014)等。完成上海市教委科研项目两项(《结构分析对我国新世纪音乐创作的核心价值》(2007)、《音乐的观念及其形式化程序》(2015)),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一项(《音乐结构:形态、构态、对位以及二元性》(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