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音暑期学校课程综述(三)——舒曼《狂欢节》

发布时间:2017-07-05浏览次数:1062

时间:201774日上午9:30

地点 :上音北楼报告厅

授课专家:茱莉亚音乐学院    安娜-玛丽·雷诺兹教授

授课主题:舒曼《狂欢节》

综述撰写:陈鹏飞

 

雷诺兹教授的讲座中,以舒曼钢琴曲 《狂欢节》为核心内容,以浪漫主义时期历史发展为背景,结合舒曼的生平经历,通过聆听舒曼的钢琴曲,来解读和分析舒曼的音乐,舒曼的人生。

雷诺兹教授在讲座伊始,对比分析了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在音乐当中的不同风格特征。古典主义重视形式和规则,音乐作品写作曲式优美、端正;而浪漫主义更多的追求感受性和想象力,追求情感的自由奔放,追求音乐的戏剧性、浪漫性。作为直接继承舒伯特乐风,同时作为一名浪漫乐派的重要精神力量的舒曼是一个热情似火的人,同时个性突出。19世纪三十年代创作钢琴曲,四十年代创作艺术歌曲。他的音乐旋律优美,时而洋溢着欢乐之情,时而流露出恼人的抒情性。

钢琴曲《狂欢节》是舒曼在1833~1835年创作的一个钢琴套曲,这首钢琴曲集是由二十一首小曲组成,且每一首曲子都自有标题,曲子中有圆舞曲、华尔兹等音乐体裁,是一种极具浪漫主义作曲的手法。主要描写狂欢节最后一天“盛大的星期五”,在假面舞会或化妆游行的行列上登场的各种人物。《狂欢节》中充满了热情、幻想,以及多姿多彩的感情,表达出诗一般的世界和舒曼的浪漫主义风格,每一个作品都有一个有趣的形象,在那里除了著名的阿尔康、潘达隆等人的脸容外,肖邦和帕格尼尼等重要的现代人物的容貌,也以音乐式的素描出现。

在曲集中附有“根据四个音符作成的情景”的副标题,此事缘于一地名阿施(Asch),以及舒曼自己的姓氏。舒曼思考如何使自己的姓化成音乐。在“SCHumAm”中,小写的字母是没有音名可用的,因此只能取用大写的四个字母,也就是SCHA。如果相应把它排成音列,也就是降ECBA等四个音。除此之外,有其他方式可以把ASCH音化,它可转换成As-C-H的德国音名,也就是降ACB·······。同时《狂欢节》各曲是以降A大调为中心构成的,存在一个降调的循环,如降BG小调的对比。这种取用人名或者地名中的字化成曲调的作法,舒曼就是以这样的字谜游戏谱出了《狂欢节》这首有趣的钢琴名曲。

以深入了解舒曼的经历、背景为基础,更好的进行音乐的分析和理解。在舒曼短暂的四十六年的音乐生涯中,早期放弃所学的法律专业,跟随维克老师艰辛学习钢琴,与之后未来的妻子克拉拉之间结成的深厚的友谊,他们用音乐来传递自己内心的语言,将自己心中最深处感情方面的秘密向它吐露。而在这个时期舒曼也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同时舒曼是一个很具想法和主见的一个人,具备高深的文学素养,锐利的文笔使得早期巴赫和舒伯特的作品重新为人们所瞩目、喜爱。同时也推动了肖邦、李斯特等人的音乐为更多人所了解。舒曼获得的广泛丰富的文学知识,以及对其他人音乐作品的分析,增强了他极端的敏感性,使其音乐更具戏剧性和浪漫性,成为一名出彩的作曲家。

舒曼堪称是浪漫乐派运动中的重要力量,由文字到音乐、文学、恋爱、热情,在他自由奔放的灵思中充分展现出浪漫主义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