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音暑期学校课程综述(四)——音乐分析所开创的理解音乐之路:对位法与分析

发布时间:2017-07-05浏览次数:1188

2017上音暑期学校课程综述(四)——音乐分析所开创的理解音乐之路:对位法与分析

时间:2017年7月4日 下午13:00—17:00

地点:上音中楼215

授课专家:茱莉亚音乐学院  斯蒂芬·莱兹教授

授课主题:音乐分析所开创的理解音乐之路:对位法与分析

综述撰写:程月

 

四日午时刚满,斯蒂芬·莱兹教授准点至达教室。紧凑丰实的课程随即展开。莱兹教授由昨日课堂未得空继续充分阐述的关于罗马数字标记与演奏及分析之关系问题开篇,并引用其师言论,指出对音乐作品或局部段落进行罗马数字标记并非对理解与演奏具有完全的积极作用。他认为,通常习惯上的以罗马数字标注级数抓取和声功能获得对音乐理解的这种思维定势,实际在弹奏中并非提供绝对的指示与帮助,也并非作曲家进行构思创作时的首选思维路径。莱兹教授这一观点让大家有所启发与深思。

众所周知,和弦标记用以表明和弦处于调式中的地位,同时表现出在和弦级数、和弦功能及和弦性质等方面的特征,并一定程度上标示了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自近代和声奠基者拉莫1722年在《论和声》中确立三和弦的概念,并在巴洛克数字低音基础上提出和弦根音进行的基础低音理论起,不仅梅桑纳倍音原理运用于和弦构成,同时确立了以和弦而非音程作为调性和声理论基本单位与基本中心的核心理念。这对于深受拉莫理论影响的里曼功能和声理论的完善与成熟,对其强调和声功能倾向性的主旨与标记,起到重要作用。由此得以创立新的音乐分析体系,也明确了和声在音乐中具有的重要结构意义。但不可回避的是,音乐创作实践并非起于功能和声理论建立之初,对音乐的分析也并非始见斯时。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音乐理论家扎里诺在其关于多声创作理论的著作《对位艺术》中提出“六数列理论”,以此作为和声产生的自然原理来考察音程协和程度、制定多声进行规范,并指导多声分析、调整声部关系。相较于早期论述多声观念的扎里诺来说,作曲家无和弦意识的创作远先于此。从音乐发展来看,和声可以说是对位的产物,创作及理论中和声观念的形成也必然得益于对位法则的精研。这也正是斯蒂芬·莱兹教授所指出的分析作品时,从对位法的视角找出诸线条之间的关系。莱兹教授例举贝多芬《降A大调钢琴奏鸣曲》(Op.110)开头数小节,在已有罗马数字和弦功能标注的情形下,引导钢琴演示员弱化标记带给自己的心理暗示,更关注音乐的线条进行,按照旋律线条走向、力度变化、节奏特征,找到更为重要的特点优先处理,注意主次、明晰分句,并遵此法多次弹奏、聆听、分辨,同时启发演奏者与分析者根据自身经验与感受得出不同观念。这也是本次课的重点。莱兹教授举出多位作曲家及代表作强调对位在音乐创作与音乐分析中的重要性,指出更应关注音乐在时间流动中的生长,而不应局限于关注将纵向结构冻结化的逐个孤立和弦。纵然,在音乐中和声与对位始终并存相融,不会完全脱离,二者相生相依,也会根据创作实际相应有所侧重。莱兹教授对于对位在进行分析并指导演奏上的更多重视,意在打破既有思维模式,散化凝固的纵向和弦,更关注各声部音调发展独立具有的情感性以及线条横向流动的逻辑性。之后莱兹教授又以莫扎特为其亡母所作的《a小调钢琴奏鸣曲》(K.310)为例,归纳出开头部分横向线条中音级进行的特点,提示了声部之间的对位因子在音乐整体当中的意义与启示作用。临近结束,莱兹教授总结了本课要点。

后续课程莱兹教授将在前述讲解基础上,引导学员结合自身理解与思考,创作完成指定风格的作品。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