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动新疆 唱响丝路(2)——上音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之音乐交流与文化下乡活动

发布时间:2017-07-17浏览次数:89

为了积极配合国家文化战略,秉承丝路文化、令“一带一路”的宏伟构想落地生根;同时也为了积极响应党中央“送文化下乡”的号召,引领研究生将学术成果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牢固树立文化学习与社会服务“知行合一”的理念,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组织了包括音乐人类学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研究、作曲及作曲技术理论、音乐教育、音乐表演等专业方向的30余名师生于201672-15日远赴新疆,展开了名为“乐动新疆、唱响丝路”的暑期社会实践与音乐下乡志愿服务活动。

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上音集艺术实践、创作、采风为一体的品牌活动,足迹遍布我国不同省份。活动秉承上海音乐学院办学的优良传统,是上音重大立项项目。多年来,该活动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与优秀的成绩。

 

音乐交流与文化下乡作为本次新疆社会实践最为重要的核心内容,开展了许多有意义的活动。首先在音乐交流方面,上音研究生部师生于201673日,实践活动正式开始的第一天就在乌鲁木齐与新疆木卡姆艺术团进行了深度“切磋”。木卡姆艺术团成员们使用了当地的民间乐器如艾捷克、热瓦甫、弹布尔、都塔尔、查塔尔、手鼓等为研部师生们展现了别具一格的新疆传统音乐。除此之外,当地艺术家们还演唱了喀什地区和库车地区的两首维吾尔族情歌,歌曲委婉动人,沁人心脾。

在欣赏完木卡姆艺术团淋漓尽致的演出后,同学们也向艺术家们展现了看家本领:范临风同学的竹笛演奏《流浪者之歌》技艺高超,赢得阵阵喝彩。随后她与艺术团的手鼓演奏家合作的《帕米尔的春天》默契十足,配合精彩,令人拍案叫绝;来自新疆的蒙古族同学特日格力演唱的蒙古民歌《莫尼山》描绘了壮丽的大草原景象;张琪同学演唱的《上一道坡坡下一道道梁》富有陕北风情,十分生动;毛斯亮、陈仕杰、张冠亚同学的二胡、吉他三重奏曲《拉丁风情》悠扬动听,婉约优雅,让人陶醉;虽感冒仍坚持演唱的王婉佳同学,所唱的东北民歌《今年梅花开》幽默风趣、活泼可爱;最后由音乐剧专业的叶茂青同学带来的音乐剧唱段《The music of the night》、《Goodbye》则将音乐会的气氛推向高潮。上音学子们的演出也获得了现场一致好评。

76日研部师生又来到了伊犁,并与伊犁歌舞团进行了音乐交流。伊犁歌舞团为师生们表演了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歌舞。哈萨克族民乐队演奏的《和亲》、《俄罗斯风情》等曲目宛转悠扬,在旋律、调式、节奏等各方面都与师生们此前听得维吾尔族、蒙古族音乐大相径庭,不禁让人感叹新疆音乐的美妙与丰富。随后,我院学生与歌舞团的演员们进行了默契十足的合作表演,共同完成了《送我一只玫瑰花》、《帕米尔的春天》、《龟兹舞曲》、《拉丁风情》等经典作品,圆满达成了这次演出交流的目的。

此外,研部师生们还在其他地区与当地艺术团体进行了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例如79日的库尔勒民间歌舞团,711日的吐鲁番歌舞团,以及713日的天池民族歌舞团等等,使同学们深刻领略了新疆各民族音乐文化。

 

除了专业的音乐交流之外,研部师生们也充分利用了自身专业特长,以表演加讲解的形式进行“音乐下乡”活动。本次“音乐下乡”足迹遍布乌鲁木齐、博州、伊犁、库尔德宁(巩留县)、库车、库尔勒、吐鲁番等地,在当地音乐协会与艺术团的帮助下,为民众献上了一首首精美的作品。为贴近百姓生活,同学们大部分选取了如《鸿雁》、《一杯美酒》、《敖包相会》、《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等经典民族声乐与器乐曲,尤其是施劝耘同学与伊犁歌舞团手鼓演员迪亚尔合作的《龟兹舞曲》令人印象深刻,其他同学也与当地艺术家和民众积极互动,为他们带来了欢乐。值得注意的是,上音同学们还别有用心地为民众带来了如《鲸》、《最后的咖啡》、《我的甜蜜蜜》等西方古典与现代音乐作品,不仅丰富了当地人民的精神生活,也为高雅艺术的传播添砖加瓦。

通过此次音乐交流与文化下乡活动,上音研部师生们在不断感受丝路文化,重温当年丝路风貌的过程中对新疆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与风土人情有了更多地了解,同时也与当地人民一起凝结了一座宝贵的友谊之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