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凌云

————上音研究生社会实践第一站

发布时间:2017-07-17浏览次数:89


撰稿:胡逆敏

在完成了众多纷繁的期末考试之后,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们迎来了2017年暑期社会实践。本次社会实践团队由研工办主任欧阳佳沁老师负责,研究生部辅导员陆平老师、研究生部招生办卢文静老师、芝汀老师带队,特别邀请到了德国汉堡音乐与戏剧表演大学的陈晓勇教授担任专业指导参与其中一同赶赴广西百色。

原定于7月10号出发前往广西南宁的一行师生,因雷暴天气导致当天航班取消,在老师们积极努力的协调下,大家终于乘上了11日飞往南宁的航班。南宁到百色的路程近350公里,途径中不乏高险的山路,又恰逢南方雨水充沛的时节,部分山体出现滑坡现象,导致原本4个小时即可到达的路程,变得更加漫长。在经历了整整10个小时的旅程之后,终于抵达第一个目的地— —百色!

凌云县居住着壮族、汉族、瑶族三个世居主体民族,具备长寿养生文化、佛文化、儒家文化及各民族特色文化。经过简单的休整,12日一大早,上音研究生团队出发前往凌云县文化体育局,深入了解当地民间艺术。在凌云文体局,我们有幸邀请到当地的民间艺人表演他们各自民族的歌曲。

瑶族的两位民间歌手为大家带来了最具瑶族歌谣特色的四个调,同学们纷纷鼓掌叫好。独具特色的调式以及原生态的演唱方式,是大家在音乐学院的学院派体系中不常见到的。作曲专业的同学表示,这是一种非常特别的音调,其中的偏音极具苗族民族特色,是我们在日常作曲学习中很难模仿出的旋律音调。汉族为我们带来表演的,是一位热情的汉族客家人和一位凌云汉族人,热情好客还有一副天生的好嗓音。两位艺人分别为大家演唱了《酒杯调》、《情歌调》、《阳雀调》、《哥妹调》、《山歌调》等数种适用于不同场合的曲调,并且还细心地为大家解释了歌词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壮族是广西最大的一支少数民族,他们民族文化丰富多元,其中最重要的一支音乐曲调为巫调。巫调共有72个曲调,每一支调都代表着一个人物个性,当地壮族艺人为我们演唱了其中《水滴调》、《云雾调》、《柳状元》等数十种曲调,他们有的用于祈福、有的用于请神送神、有的是在生活艰辛劳累时所哼唱的小调。

大家在这场演出交流中受益匪浅,不但能切身感受、体会到当地不同民族的特色音乐以外,最重要的是能与当地艺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探讨。

为感谢凌云当地人们的热情,研究生们也为当地群众献上一台专业水准极高的演出。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和谐大家庭》、《良宵》、《赛马》(三重奏)、《芦花》、《幸福山歌》、《彝族舞曲》(二重奏)等多首形式多样、耳熟能详的音乐作品,特别值得一提是,此次来自汉堡音乐与戏剧表演大学的学生James·McFadden-Talbot 也参与到演出当中,为当地民众带来了2首小提作品,获得了在场观众热烈的掌声。三位声乐专业的同学以一首《龙船调》将气氛推向高潮,在现场找了3位“推船夫”。

此行特别邀请到的汉堡音乐与戏剧表演大学的师生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表现出了浓厚了兴趣。茶文化在中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而凌云民族文化中又以茶文化为最重要的内容。凌云素有"山上水乡古府茶城"的古称,茶乡人文风情是凌云的传统,开山祭茶是凌云文化的重中之重,到访的第一天,5位外国友人与陈教授一起,领略了中国悠久的茶文化。    对于中国特有的少数民族文化,他们也表现出了相当大的热情和兴趣,在于当地艺人的交流中,尽管语言稍有障碍,但是同学们依然十分认真的聆听当地音乐表演,录音、记谱、与上音同学沟通交流,同时也积极参与到表演当中,于两国音乐文化艺术的交流而言是一次十分难得的机会。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实践调研,研究生团队还和作曲系、指挥系在凌云顺利会师!2017上音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才刚刚开始,接下来希望大家能收获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