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陈士君
邕江水滋润下的南宁城,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和清雅的居住环境。被称为“中国绿城”的南宁显然不如桂柳热门,亦无桂西众多的喀斯特地貌和少数民族村寨,这座低调的首府通过仰俯皆是的绿意,妩媚多彩的夜景和丰富的博物馆藏,无时无刻不在展示它独特的魅力。
上音研究生部广西采风的最后两天,我们在饱览桂西少数民族村寨的风情后,从百色前往首府南宁。这一程出奇的顺利,对于前面历尽自然灾害和道路拥堵等各种不顺利的因素的我们而言,可谓苦尽甘来。
? 奇思妙想——对于采风创作的讨论
7月18日晚,我部一行人下榻位于南湖之滨的酒店。当晚,在陈晓勇老师的组织下,我院参与采风的作曲方向的同学与汉堡音乐和戏剧大学的同学对于他们采风后的感受,以及他们以本次采风为主题准备创作的作品的思路,进行积极广泛的讨论。首先我们讨论了写作的时长和编制:由于上交自身条件的限制,演奏时间只有约70分钟左右,故我们只能创作不超过10分钟的乐队或室内乐作品。因此,我们确定了我们的编制和时长,也大概对自己将要写的作品有个初步规划。另外,陈老师倾听了我们七位作曲方向的同学对于采风的感受。我们的感受不尽相同,但谈及最多的是如何将采风的素材运用至自己作品的问题。陈老师在此方面鼓励我们要敢想敢做,不要过多的被采风的素材和作品风格“绑架”,同时他也谈及他过去的采风经历对他作品的影响。整场讨论在热烈的氛围中结束,作曲方向的同学对自己要写的作品充满信心,期待着上交的上演。
? 揽胜民博——了解多民族风情的窗口
7月19日上午,我部一行人来到青秀山南麓的广西民族博物馆(以下简称“民博”),这也是我们采风活动的最后一站。此站总结了前面桂西采风的多数内容,让我们对于广西乃至全国的少数民族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
民博共有四层,其中二层和三层为主要展区。二层共分为铜鼓文化展、壮族文化展、中国民族文化展等区域。铜鼓文化展讲述了铜鼓的发展历程,不同历史时期铜鼓的作用和象征,铜鼓作为综合艺术品的艺术价值以及铜鼓在不同民族的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铜鼓在广西的12个世居民族中,广泛应用于祭祀、娱乐、丧葬等多种场合,与各民族的经济文化生活密不可分。同时铜鼓作为综合艺术,其多姿多彩的形态和鼓面的纹饰、绘画等集中展现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状态和审美观念,成为了解各民族的最佳平台。铜鼓文化展也是民博最重要的展馆,这点从博物馆的外观和那面直径达165厘米的云雷纹大铜鼓可见。
壮族文化展从壮族人的起源与发展、壮族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壮族人的文化艺术等多方面展示着中国最大的少数民族的前世今生。壮族人的起源与发展叙述了壮族先民在各历史时期的生活状态,以及在国内外的分布等。壮族人的生产生活方式讲述了壮族人居所从早期的凭“那”(水田)而居到居于栏杆式建筑的变迁,也展示了生产工具和家庭关系等方面。最令我校师生感兴趣的毫无疑问是壮族人的文化艺术,此单元集中讲述了壮族人在音乐、舞蹈、文学、绘画、陶瓷和壮锦等方方面面的建树,我校师生对于展馆中的壮族乐器产生极为浓厚的兴趣,并联想到前几天听到的壮乐壮剧等,这些会成为作曲系同学最为珍贵的创作题材。
中国民族文化展比较粗略地展示了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服饰、艺术、生活习俗等多方面,以服饰和生活环境的展示为主,让我们认识了一些只在书本上看到的,甚至从未听说的一些民族的概况,激发了我们进一步探索部分少数民族的兴趣。
“五彩八桂”主题占据了整个三楼,里面的各民族实物包罗万象。此主题由“家园”、“霓裳羽衣”、“匠心神韵”、“和谐乐章”、“昨日重现”等多个展厅展示。虽然与二楼有些重复,但侧重点不同,这里主要展示的是广西作为一个多民族的乐土的五彩缤纷,而不限于任何一个民族。经过前些天在桂西的采风,我校师生无不为八桂大地美妙的风景和淳朴的人民,以及丰富的音乐素材动容,而这个展馆提醒着我们对于文化底蕴极为深厚的广西的探索仅仅是个开始,还有更多的地方值得前往,更多的民风民情值得体验,更多的民族音乐值得聆听……
当日中午,我们结束了两个小时左右的参观,坐车返回南宁酒店,并于第二天乘机返沪。至此,广西采风之行宣告结束。本次活动我们深入了百色各县,采集了各地的民歌和戏曲,体验了当地的民俗。活动为作曲方向的同学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刻的启示。活动同时提供了一个平台,让表演专业的同学充分展现了他们的才艺,同时亦让他们的演出融入社会,贴近群众,让高雅艺术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成功地服务于少数民族百姓。对于其他同学,本次活动也提供了很多机会。另外,参观百色起义纪念馆等活动,让每位师生更加深刻、真切的体会到书本上所说的百色精神,红色传承,让我们意识到和平年代来之不易,要继承革命家们的光荣传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时代信仰,做一名优秀的研究生。
总之,本次活动给我们带来的惊喜,绝不仅仅是这些,更是一种眼界的拓宽和经历的丰富。这次采风活动,值得每位师生细细回味,这会成为我们一生中难忘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