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鸣·论乐”上音研究生学术研究与艺术实践系列活动——上海音乐学院与华南理工大学硕博论坛

发布时间:2017-12-19浏览次数:107

2017年12月6日下午,“奏·论乐”上海音乐学院与华南理工大学硕博论坛在广州华南理工大学举行,此次论坛由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梁军主持。

参与论坛的研究生按照专业方向被分为三组,分别是作曲、西方音乐史和中国传统音乐理论。每组发言结束之后是专家点评与交流环节。参与点评的专家有来自上海音乐学院的姜之国副教授、刘芳瑛副教授和方华副教授,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梁军教授,副院长陈刚毅副教授,周静副教授和沈云芳副教授。

 

 

第一组为作曲方向,发言人有华工作曲专业的硕士叶芳婷、上音作曲专业的博士崔世卉、上音作曲专业的博士赵子翔以及华工作曲专业的硕士岳技博。

叶方婷介绍了自己的作品《灵的呼求》。作品以《圣经》中的《诗篇》第五十七章为题材内容,采用了单一的“呼求主题”,主题贯穿全曲,并以“期待主题”进行穿插,并具体将每次动机的出现进行对比,阐述在不变当中逐渐发展变化的过程。整个作品在材料、作品结构以及配器手法上体现二分性的特点。

崔世卉对其创作的管弦乐队作品《梦迴·牡丹亭》,分别从风格、主题、音色、音乐叙述及音乐写作技法等方面进行了解析,阐述了旋律线条五声风格的保持与复合调性及与现代技法纵深的应用。她还分析了人声在作品中作为线索的具体用法,以及人声与乐队关系的处理方法,意将音乐情节与故事情节良好地结合,从而体现作曲者 "心音" 的重新认识。

赵子翔以其创作的弦乐四重奏《草原的回声》为例,分别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运用“中西结合”的思维进行创作:(1)表述对这首作品的创作观念以及风格;(2)东方音乐的音律区别于西方音乐的十二平均律,并且加以蒙古族民歌音高特性和音高素材为起点,改变了弦乐四重奏中其中两样弦乐器的定弦;(3)说明怎样以弦乐的现代技法来表达“草原的声音”。

岳技博介绍了《六首钢琴前奏曲》第一首,这部钢琴作品是由20 世纪美国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乔治·珀尔于1946 年创作而成。他通过对该作品进行具体音乐分析,探索了作曲家对于 “十二音调式体系”的运用方式及呈现形态。 

第二组的发言人为华工西方音乐史专业的硕士滕海峰、上音流行音乐研究专业的硕士张小丹、华工西方音乐史专业的硕士刘子维以及上音音乐美学专业的博士刘青。

滕海峰的发言题目为“瓦尔特·辟斯顿《为长笛、单簧管、大管而作》”的三部作品研究,通过和声、配器、对位法等不同分析角度,对瓦尔特·辟斯顿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为长笛、单簧管、大管而作》进行别样的解读。

张小丹的发言题目为“音乐学视野中的流行音乐分析方法浅探”,他以流行歌曲《Nothing‘s Gonna Change My Love For You》为例,综合多种分析手法,对该歌曲的多个演绎版本进行比较分析(音乐形态、音乐风格、音响特质、流派特征等),尝试对“流行音乐分析”方法做出探索。

刘子维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西贝柳斯研究成果的梳理,发现国内对于西贝柳斯存在一些认知上的误区,认为“西贝柳斯被称为‘自然浪漫主义者’或‘民族浪漫主义者’”的说法是不合理的,她试图还原一个真实的西贝柳斯,进而对西贝柳斯进行更为深入全面的研究。

刘青通过对查尔斯·罗森《音乐与情感》一书的研读,提出音乐与情感的关系一直是音乐美学所关注的核心问题,而音乐作为一门抽象的时间艺术,其中的意义却很难说清。《音乐与情感》恰恰切中了这一核心议题,论述了音乐到底如何表达情感。罗森将视野放置在巴洛克晚期到二十世纪初的二百年左右的时间内,他认为巴洛克时期的音乐表达的是单一的情感,古典主义时期音乐开始有了对比,甚至在同一个主题中就存在戏剧冲突,到了浪漫主义,情感表达则是通过不断的强化。罗森认为音乐的情感表现并没有什么固定不变的密码,而是节奏、和声、织体、力度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第三组的发言人为华工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专业的硕士梁懿琦和邱玥、视唱练耳教学与教学法研究专业的硕士王艾以及上音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专业的硕士杨阳。

梁懿琦同学的发言题目是《广东佛山地区八音锣鼓研究》,她曾多次到佛山地区进行采风,从历史源流、乐制、曲目及谱本、演奏与表演形式、传承与现状等方面对佛山地区的八音锣鼓进行了考察、解读与思考。

王艾以白翎教授编纂的教材《中国民族五声性调式音阶偏音训练与视唱》为例,通过对教材内容的研读,思考了建立五声性调式思维的重要性、音乐基础课教学中的民族性等一系列问题,她认为民族调式思维的培养在音乐基础学科中具有重要作用。

邱玥对饶宁新的筝乐艺术进行了研究,认为饶宁新不仅对“客家筝派”的传承、创新、教育作出了很大贡献,也“粤”的筝派艺术进行了大力推广与创新。

杨阳的发言题目为“从‘长相知’音乐会曲目看当代古诗词艺术歌曲”,作者择取了上海音乐学院方琼教授长相知”音乐会的三首歌曲——《黄莺吟》、《关雎》和《长相知》,以现场演出版本为例,对其从创作体裁、旋法、词曲关系、现场演绎等角度进行分析,试在中国古诗词歌曲范畴下,勾连历史形态与文化脉络,探索当代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特点。

最后,在座专家对各位研究生的发言进行了简明扼要的点评,并提出了具有现实意义的建议,激起了现场同学更深层次的思考与讨论。

 

综述:崔世卉、张小丹、刘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