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路漫漫兮 吾心亦吾归--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二)

发布时间:2018-07-11浏览次数:109

 

     人生最好的旅行,就是你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发现一种久违的感动。

                                                        ——电影《遇到另一种生活》

现代网络卫星地图上,N26° E109°的位置上有这样一个落在深山、拥有将近800年历史,保存和延续着上千年传统生产生活习俗的侗族村寨——黄岗村。

 

(黄岗村全貌)

公元2018年7月4日星期三,在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欧阳佳沁、陆平和徐尧三位老师的带领下,组成了一支结合创作、研究、管理和表演等综合性研究生专业方向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中国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等地进行为期10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4日清晨5:00,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还未褪去前夜的喧嚣,队员们带着惺忪的睡眼,伴随着东方大地上的第一抹朝阳,从四面八方奔赴上海浦东国际机场T1航站楼搭乘一早的班机,飞往从未闻其名的贵州黔东南自治州黎平机场。经过长达170分钟的飞行,最终于上午11:00平安抵达。在当地黎平县艺术团陆老师和司机杨师傅的导领下,团队一行经过了下榻酒店和简单用餐之后,便马不停蹄的前往位于黎平县城往南77公里的黄岗村,作为此次社会实践的第一站。

 

    正如开篇提到的人生最好的旅行,就是你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发现一种久违的感动”,侗族、侗寨、侗族大歌等词汇在团队每个人,甚至是对此次同行的四位英国皇家音乐学院作曲专业的硕博同学来说,并不那么陌生。或许是从2009年侗族大歌被评选为“联合国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日起,国内外社会舆论和学界对侗族文化的关注度便一直持续高温。几经十载,对于此次团队中全部是音乐类专业的师生而言,这些词汇显得更为熟悉而陌生,作为大部分是第一次亲身进入侗族原生文化场域的人来说,时间与空间,回忆与亲临,在短短半天的文化之旅中,这种“陌生”的“身处”,却带给我们一连串“久违”的“感动”。

 


感动之一:发展与传承的历时性相互依存

当天下午,带我们全程在黄岗村展开各项活动的是前黎平县艺术团演员、刚刚返乡的侗族人“龙哥”,与他村寨中的同乡一样,这位身材瘦小,神态洒脱淳朴的侗族中年大哥,长年奔波于县城的山谷间,无论是劳作还是演出,太阳的灼晒在他的身体上留下了黝黑的时间记忆,操着一口带有浓郁当地口音的普通话,身着传统民族日常服饰的他,一见到我们便热情招呼着,还未等我们先开口,便滔滔不绝的跟我们一行人夸耀着自己家乡的建设,堆满皱纹的面容洋溢着一种古朴的自信:“你们真是赶得好时候,现在走的这个(公)路啊,10年前(2008年)都还没有呢!”谈话中了解到,我们今天看到的拥有现代交通要道和旅游配套设施的黄岗村,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才逐步建设的起来,但即便这样,村里的传统风俗习惯似乎并没有收到外界更多的干扰,似乎当地人一直以一种超乎常态的平和和淡然接受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拜访和管窥。谈话间,龙哥带我我们首先观摩了侗族三大特色之一的“鼓楼”,“这个寨子共有五个(鼓楼),代表了五个姓氏的家族,每个鼓楼都有圈养了一头‘斗牛’(带有铁包牛角的水牛),人会在农闲时的每一个‘亥日’,会从五头斗牛中选出代表与其他村寨进行斗牛比赛,赢了就能够给本村寨带来荣誉。”龙哥自信的讲述着,而旁边的老翁正在给他们家族的斗牛喂饲青草,看着这头壮硕勇猛的斗牛,一种莫名的仪式感油然而生。这大概就是传承,一个族群的人们通过种种文化活动和相同的信仰,支撑起他们共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而长达几千年的侗族文化,早就已经根深蒂固的扎根于每一个体的基因和血液里,正式这种兼顾的信仰之传承,无论在历史的哪个阶段,无论外界的介入或淡出,都无法撼动他们自有的规律的节奏。

师生们关注的侗族大歌亦是如此,“那么有说法是黄岗村的侗族大歌是最古老的源流之一,现在年轻一代是什么继承的呢?”笔者不禁发问道,龙哥介绍说,黄岗村只有小学,而进入中学阶段,孩子们就要走出村寨去县城里寄宿读书了,目前在黄岗村小学内开办了一周两到三次的侗族歌曲教学课程,并成立了自己的歌队。说时急那时快,正在我们交谈时,转眼已攀爬到村寨旁边的一处山顶凉亭上(第一张图的视角),面对脚下村寨的右侧就是皇岗村小学,一阵阵稚嫩却嘹亮的歌唱从不远处传到我们的耳畔,瞬间捕捉了所有人的注意力,龙哥伸手一指:“你们现在听到的就是小学里的歌队,马上过两天就要去北京参加全国的合唱比赛啦!”无需更多的形容,眼下、耳中,所呈现的这一幕“立体音声”已经足以描绘出当下黄岗村侗族音乐传承的一个常态之一,惊讶的我们更不会料到之后的晚宴上,还有更大的惊喜在等着我们……

 

(侗寨鼓楼一隅)

黄岗村当下和过去的发展与传承面貌,在与龙哥的短暂的交谈中,得以在团员们动静察觉间慢慢体会着,面对这两个维度,我们在丝毫间仿佛察觉到一种跨时空的历时性互相依存。

随着太阳的西下,脑海中的思索在之后今天的主要活动“交流演出”中以一种具象的声音得以呼之欲出。

 


感动之二:“志”于发乎“吾”声,“愿” 心安于“彼”处

由于跟上海有差不多一小时的时差,下午17:30左右,太阳刚有西下的态势,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和黎平县艺术团的交流演出在黄岗村中央的古戏台如期举行。

 

(交流演出之“台上”、“台下”)

“志愿工作”作为此次上海音乐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中重要的任务之一,在长达两个小时的交流演出中充分发挥了出来。台上参与演出的各位研究生同学上演了一首首美妙的音乐,而台下的同学则积极为各位村民观众分发节目单和宣传材料,其乐融融的场景在这一刻划破了小寨白昼宁静,来自异域的音声打开了通向黄昏的喧腾。

此次交流演出节目众多,合办三方(上音研部、黎平艺术团和黄岗村民)风格各异,精彩纷呈,作为主家的黄岗村民首先以一首嘹亮的当地女声侗族大歌作为开场,将我们这些“客人”即刻稳固在这片文化语境中,而黎平县艺术团对我们上音的同学而言,同样是来自于主人一方的身份,呈现出的侗族音乐是经过艺术化和舞台化处理的群体侗语歌曲《单身汉》和《农村清洁风暴歌》,表演中的服饰、舞步、器乐等对于当地人来说再熟悉不过的要素,却引起上音和英皇同学强烈的兴趣,演出过后同学们不约而同的向各位演员询问请教。

而作为“客人”的我们,在表演形式上,兼顾声乐和器乐体裁,且出于实际操作和人员数量的考虑,都为独奏(唱);而曲目设置上,可谓古今中外均有涉猎。考虑到地域文化的亲切感,硕士二年级的卜亚甜和戴子凡都选择了距离当地较近的湖南风格作品,前者是女声独唱《峡江情歌》,后者为笙独奏《送茶》,尽管不是贵州当地风格的曲目,但相比其他作品,地理上与此处最为接近,音乐风格也都以热闹欢快、俏皮灵动为主。还有用同学们“戏称”是“在西南听西北”的两首西北风格作品,由研究生一年级汤忆帆表演的二胡独奏《秦风》和研究生二年级马丽演唱的《宁夏恋》,这这个舞台上也带来了一阵“西北风”,恍然间,仿佛真的吹走了一些西南山区的潮湿与闷热之感;此外,研究生一年级琵琶演奏专业周林琪同学的一首古曲《阳春白雪》,千年的音调在这古老的侗寨山水之间,着实增添了几分神秘感;音乐剧研二的刘丞彬最后一首选自经典动画电影《狮子王》中的唱段《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 作为与当地文化相隔最远的“异域之声”,在此时此地呈现出了一副及其有趣的音乐文化现象,而这种文化现象也将贯穿整个实践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