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理论人才培养项目课程综述(十九)

——格西尼?施罗德教授:音色变换——浪漫主义与后浪漫主义为人声和钢琴而作的管弦乐改编作品

发布时间:2018-07-18浏览次数:176

    2018年7月19日,由上海音乐学院主办、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承办的“国家艺术基金——音乐理论人才培养项目”的课程进入第四周。来自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的格西尼?施罗德(Gesine Schroder)1教授将带来为期两天的讲座。
    上午9时,讲座由该项目负责人、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主任张巍教授主持。张巍教授对施罗德曾在整个德语地区担任音乐协会主席,研究领域覆盖了德语地区等情况进行了介绍。尤其强调近3年来,她被聘为上海音乐学院的讲座教授,先后参与了中西方作曲理论研究、序列音乐在中国研究等课题。施罗德教授的研究对中国音乐理论及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她在音乐的结构、节奏、配器研究等方面也提出了个人的学术观点。
图1:

 

一、以门德尔松OP.9No.12为例

    门德尔松OP.9共有12首歌曲,施罗德教授介绍到其中有一部分是门德尔松的姐姐范尼2所创,如第7首、10首、第12首(见谱例1)等。
谱例1:门德尔松OP.9No.12   第1-14小节


    在聆听第12首作品之后,施罗德教授让学员们思考如何将这首作品进行改编,她建议基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分析作品
2、管弦乐的类型
3、织体的转变
4、美学特征

    施罗德教授特别强调门德尔松这类作品主要用于室内、沙龙等较为私人性的场所演奏,歌词与这类演出的特性也相符合。因此,在改编管弦乐作品时要考虑听众的需要、考虑演出场所的变化等,即将其从一个很小范围内演奏的曲目变成公共场合演奏的曲目。但如果将歌词不变,伴奏、织体等改编为管弦乐,这样听上去很不适应,会产生新的矛盾。诚然,这些问题在改编中也普遍存在。
随后,施罗德教授引入另外一首作品的改编分析。她认为在西方音乐发展的历程中,首位将这类声乐作品改编为管弦乐作品的应属柏辽兹。将以作品《夏夜》(Op.7No.1,见谱例2)的第一首为例进行改编(这部套曲共有6首作品,乐队伴奏版比钢琴伴奏版要晚10年左右)。
谱例2:柏辽兹 《夏夜》Op.7No.1(钢琴伴奏版) 第1-8小节

    柏辽兹在19世纪40年代常规配器风格下做了一些个性化的处理(见谱例3),即木管组乐器中使用2支长笛、1支双簧管、2支单簧管(A)、1支巴松管;铜管组乐器仅仅使用了一支圆号;弦乐组共5个声部,没有使用打击乐器。
谱例3:柏辽兹  《夏夜》Op.7No.1 (乐队伴奏版) 第1-8小节

    讲完柏辽兹《夏夜》配器改编分析之后,重新回到门德尔松OP.9No.12的配器处理上。施罗德教授从西方配器的历史演变谈起,重点对低音提琴的定弦进行了阐述。并强调在配器时要对句子的结构进行分析,要区分引子和结尾。同时,与部分学员进行了互动交流。最后对上例中A调单簧管声部写作做了说明,即是对原谱低八度的处理,这也是柏辽兹在钢琴版乐谱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之体现。


二、对西方经典配器文献的介绍

    柏辽兹的《配器法》3主要内容是对乐器演奏法的介绍,共有弦乐器、管乐器与打击乐器三组部分构成,但每组乐器中所包含的乐器与今天的乐器有所不同。如拉弦乐器中有古中提琴、拨弦乐器中有吉他和曼陀铃等,这未被今天的传统配器理论所保留;而在管乐器中不仅有多种类型的管乐器,如有簧管乐器、无簧管乐器、键盘管乐器、有吹口的铜管乐器、有吹口的木管乐器等。从这些所列乐器中可以看出,柏辽兹将木管与铜管乐器都归为管乐器组,最具特色的是他还将男声、女声、童声和阉人假声归类于这一组。打击乐器则分为定音打击乐器、不定音打击乐器,这一种分类法也被当下配器理论(教程)所沿用。
    正如该书引言所述:“本书的目的是:首先,指明乐器的音域与结构上的主要特征;然后,研究每件乐器音色的本质、特征与表现功能(而这几个方面一直是被人忽视的);最后,对一些配器方面的成功经验加以适当的总结性的探讨。超出以上范围,就意味着进入创作性的灵感的领域;而这一领域,唯有天才才能漫游并能有所发现”4。可见,柏辽兹《配器法》在详细阐述乐器法的同时,也总结了一些成功的创作经验。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管弦乐法原理》5,该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共六章,分别是管弦乐各组总论、旋律、和声、管弦乐队的构成法、人声与乐队的结合?台上乐器和人声;下册为乐曲举例摘录,共312个作品片段,主要涉及《天方夜谭》、《萨科特》等。该书侧重于配器的理论阐述,并在配器法方面自成体系。
    近期的配器著作主要有:萨缪尔?阿德勒《配器法教程》6,这本著作中引用了大量的美国曲目(作品),为美国音乐学习者提供指导。其侧重点强调对乐器的配合使用;埃尔图格鲁?塞维塞《剑桥配器指南》7,该书提出了新的配器观点,更多内容涉及配器法的教学等,同时强调要基于时代背景考虑配器。此外,施罗德教授还介绍了其他一些配器著作及方法。

三、谱曲及配器——以Fr.Silcher的“loreley”为例

    施罗德教授认为,很多声乐作品的旋律创作是基于对歌词韵脚和重音的分析,并对“loreley”中的音节、重音(见图2)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解这些重音对旋律的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2:
 

    在分析完这首作品的重音之后,施罗德教授以另外一首二段体结构的单选律作品(见谱例4)为例,就旋法、乐句、和声构成等做了详细的分析说明。可以看出,这首作品与“loreley”的曲式结构基本一致(见谱例5)。

谱例4:

谱例5:Fr.Silcher “loreley”

    施罗德教授还回答了学员们相关问题。并指出青年学者们应该注重传统作曲技法的训练。如对帕莱斯特里那的对位技术训练等,这种写作并不是作曲家(学习者)本身所希望写作出来的作品,但这些技术的训练对个人写作是及其重要的,也是一种学习经历。熟知作品的历史,掌握改编的技术,可以做到胸有成竹、运用自如。施罗德教授还谈及马勒对舒曼交响曲的改编情况,并谈及改编的意义。最后还布置下次课程的作业。

    透过今天的课程,我们发现,施罗德教授的教学一方面是基于她扎实的学术研究,诸如对音乐史学、作曲技术理论方面的研究等;另一方面,乐曲改编课程的教学,应以作曲家的具体作品为例,结合时代背景、风格以及美学等综合考虑,内容不仅涉及到相关理论,更涉及作曲实践。这种授课模式给我们今后的学习、教学以及研究都将带来新的启示。

注释和参考文献:
1. 格西尼?施罗德(Gesine Schroder)(1957—),音乐理论领域教授,1992年起任教于莱比锡音乐和戏剧学院,2012年起任教于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施罗德1985年-1992年在柏林的艺术大学和汉斯?艾斯勒音乐大学任教。曾作为客座顾问先后在北京、广州、香港、挪威奥斯陆、法国巴黎、波兰波兹南、智利圣地亚哥、上海、波兰弗罗茨瓦夫和瑞士苏黎世举办讲座。2012年-2016年担任德语区音乐理论协会主席职务,2014年在比利时鲁汶和2017年在法国斯特拉斯堡都担任EuroMACs项目委员会成员职务,2016年北京音乐分析论坛委员,2017年贝尔格莱德会议委员。还是罗马尼亚艺术杂志委员,爱沙尼亚音乐杂志和荷兰-弗兰德音乐理论杂志同行评论员。出版物主要在新音乐、节奏和节拍、管弦乐配器与指挥理论与实践、性别研究(特别是男性合唱团)领域。
2. 范尼?门德尔松(1805-1847),为费利克斯?门德尔松的姐姐,她也创作了一些音乐作品,同时还搜集、整理其弟弟的相关作品等。
3.柏辽兹《配器法》,理查?施特劳斯补充修订版,已有姚关荣等翻译出版,人民音乐出版社1978年8月第1次印刷(上册),1992年8月第1次印刷(下册)。
4.同3,第3页。
5.(俄)里姆斯基-考萨科夫《管弦乐法原理》(Ⅰ、Ⅱ),已有瞿希贤翻译出版,万叶书店,1952年。
6.(美)塞缪尔?阿德勒《配器法教程》(第3版)(套装上下册)著,作为北京现代音乐节音乐译著丛书,叶小纲主编,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10年出版。
7.Ertugrul Sevsay,“ The Cambridge Guide to Orchestra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April 2013.

 

                                                                          (撰稿:陈林 单位:苏州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