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4日上午8点40分,由上海音乐学院主办、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承办、张巍教授主持开展的国家艺术基金音乐理论人才培养项目迎来了最终环节,集中了所有成员学习成果的课程论文研讨会在北楼416室隆重开幕。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刘英教授、研究生部主任张巍教授、科研处处长钱仁平教授及来自于全国各大音乐院校的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
在开幕仪式上,项目负责人张巍教授首先表达了对学员“归来”的热烈欢迎。他讲到:“音乐理论人才培养项目历经整整两个多月时间,在一个多月的集中授课之后,八月份的理论实践又持续了整整一个月,今天和明天是整个项目的最后一个部分。为了把这次活动做好,项目组专门请来了国内建树卓著的专家学者。他们分别是和声专家、中央音乐学院刘康华教授;复调专家、武汉音乐学院刘永平教授;音乐分析专家、中国音乐学院高佳佳教授;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特聘教授陈晓勇;音乐分析专家、上海音乐学院陈鸿铎教授;音乐分析专家、上海音乐学院科研处处长钱仁平教授以及特约编辑《音乐周报》的徐丽梅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专家组会与学员进行讨论与争鸣,张巍教授衷心希望学员能够通过此项目学有所获。
随后,钱仁平教授讲到:“该项目的开展效率非常高,管理非常严格,教师与学员团队配合的非常好”,并对项目取得的丰硕成果和项目的顺利完成表示祝贺。
开幕式最后,刘英副院长进行致辞。刘教授代表上海音乐学院欢迎大家的到来,向各位专家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刘教授讲到:“研讨会将围绕着三个专题展开,相信经过两天的学习和思考,学员一定收获良多,希望他们力争为中国音乐的事业贡献力量”。最后,刘英教授祝贺本次活动的举办获得圆满的成功。
开幕式后,研讨会正式开始,三十名来自于全国各地的正式学员围绕着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专题性发言。
本次研讨会分为三个半天开展,9月14日上午的第一场研讨会由中国音乐学院教师杨静主持。前五位进行发言的学员分别是王鹏、李萌、马学文、刘奇以及那日苏。天津音乐学院副教授王鹏发言的题目是《库塔克的“微观风格”--从木管五重奏“Wind Quintet”Op.2谈起》,他以库塔克的“Microludes”(微观风格)作为观测方向,以作曲家的木管五重奏“Wind Quintet”为主要分析对象,分别从音高设置、节奏结构等方面作为切入点,对其微观风格进行了阐释说明与个人解读。除此之外,王鹏还选取了库塔克的为中提琴而作的《Játékok 》(Op.5)、《A megvadult lenhajú lágée》及《第一弦乐四重奏》(Op.1)三部作品为对象,以此说明作曲家在细微结构中所展现的复杂技术结构风貌。
星海音乐学院教师李萌发言的题目是《贝多芬第八交响曲第一乐章中主三和弦的配器技法与历史风格浅析》,她对贝多芬第八交响曲第一乐章中伴随主部主题一同出现的三次主三和弦在曲式结构中不同的配器方式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并且梳理了古典主义时期配器艺术的特征、常见技法以及贝多芬对浪漫主义风格具有预见性的创新尝试。
广西师范大学副教授马学文发言的题目是《秦文琛唢呐协奏曲<唤凤>的和声场域探究》,他提到:“《唤凤》在音高上以D音为核心,包含了从单音、五声性音组、五声调式、各类音程调式的复合、调性扩张等技术手法构建整体的音高体系。”马学文通过和声场域的研究方法对《唤凤》的不同音高材料进行了归类梳理。
浙江传媒学院副教授刘奇发言的题目是《神性的向往与神圣的追求——莫里斯?奥阿纳音乐作品中对中世纪宗教音乐写作技术的演化》,文章选取了奥阿纳的代表作品,从其个性化的音乐语言——对中世纪宗教音乐写作技术的复兴,详细探讨了其独特的宗教观念。
内蒙古艺术学院教师那日苏发言的题目是《B?沙日布室内乐“Legend of Kherlen”的节奏构成与表演诠释》。B?沙日布是蒙古国的著名作曲家、钢琴家,那日苏对《Legend of Kherlen》的节奏构成与表演分析进行了阐释说明,他认为此作品深刻诠释了蒙古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在五位学员陈述完毕后,钱仁平教授进行了主要点评。钱教授指出各位学员的选题非常有趣,其分析也非常细致,可以看出他们在文本分析中花了许多精力。当然,这些论文还有可待深入的地方,那就是一篇论文应该有一个核心概念,文章需要围绕着核心进行布局。
接下来进行发言的五位学员分别是张昕、周明昆、胡磊、姜音与黄巧。浙江音乐学院教师张昕发言的题目是《音乐创作中的“拟态化结构”——以个人创作体验与武满彻<十一月的阶梯>为例》。她以创作感知、创作理念到技法生成的过程为切入点,探讨了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中可将无形意识中的某些万物形态作为强有力的“拟态化结构”力量投射在音乐技术语言构建中的可能。
星海音乐学院教师周明昆发言的题目是《基于音乐表演理论的节奏研究——以德彪西<钢琴前奏曲>为例》。近年来,随着音乐理论的发展和音乐表演理论的兴起,节奏研究越来越受到音乐理论家的关注。受到张巍教授的《音乐节奏结构的形态与功能》一书的启发,发言人以德彪西《钢琴前奏曲》为文本对象,对德彪西音乐中丰富多变、自然流畅的节奏特征进行了归类总结。
武汉音乐学院教师胡磊发言的题目是《音响版本的参考维度论证——以贝多芬<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热情”第二乐章主题段速度与其他要素的关联性为例》。胡磊利用科学的统计方式,对音乐表演中与时间、节奏相关的速度问题展开了讨论,并对影响速度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研究总结。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教师姜音的发言题目是《音乐“解读”中的形与声——关于音乐分析理论在表演实践中意义及应用的思考与探讨》。她通过舒曼《梦幻曲》、陈晓勇教授的《日记》系列等作品的分析,结合当前音乐分析理论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导致理论成果难以在音乐实践中致用的主要原因,并且尝试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广州大学教师黄巧发言的题目是《“原点”创作思维控制下的时空建构——对哲尔吉?库尔塔格<墓碑>第二乐章的分析》。首先,她通过说明其音乐中的三种指向,阐述了作曲家的“原点”创作思维、创作素材的来源及叹息音调的特点;其次,从时空建构的角度,在技术上详细分析了音高材料、节奏结构、音响形态及整体结构在“原点”创作思维控制下的具体手法;最后,发言人黄巧总结到此乐章是由内在的“种子”而生成的整体网状形态的音乐特征。
本组发言的主点评专家是刘康华教授,刘教授指出各位学员的论文涵盖了第一板块的三部分内容,涉及到了分析理论、节奏理论与音乐表演理论。进一步来说,这些文章各有个性与共性,而且有互补性,每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对于某一专题进行了研究。比如胡磊与姜音对于音乐表演理论的研究,即是分别从微观与宏观地角度出发进行研究的。随后,刘教授还对各位学员的论文进行了细致性地点评。其后,刘永平教授提到各位学员研究的方向与观念上都很有特点,在节奏的基础研究方面确实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
9月14下午两点,迎来了第二场课程论文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的主持人由西南科技大学副教授田彬华担任。首先进行发言的五位学员是杨静、罗林卡、朱婧燕、刘健与孙熠。
中国音乐学院教师杨静的发言题目是《谭盾多媒体音乐<女书>中的叙事结构对位》。她分别音乐中的叙事生成、微电影和多媒体音乐《女书》中的微电影叙事、《女书》音乐叙事结构与微电影叙事结构对位样态几个方面为切入点,通过研究对作品中视觉与听觉共同作用机制和多种创作元素相互关系产生的叙事结构进行了剖析,进而讨论了其引发的多元对位现象。
武汉音乐学院罗林卡老师进行了题为《抽象音高运动形态推演》的发言。罗林卡从 “抽象的音高”出发,界定了“重复”与“移动”这两个基本的运动方式,以“音高”“位”“序”这三个关系为核心,生成二音至四音的全部形态,并进一步解析这些形态的内涵,试图说明一切形态可以被看作最基础的形态的组合。
河北大学教师朱婧燕老师发言的题目是《音高元素与结构的组织特征——朱践耳钢琴曲《童嬉》的创作探析》。钢琴组曲《南国印象》是朱践耳先生完成的最后一部钢琴独奏作品,写于1992年。该组曲中的第三首《童嬉》,由于技巧性和可听性、民间性和现代性兼具而广被演奏、深受人们喜爱。通过分析作品中音高元素的使用及其结构的组织特征,探讨了作曲家在该曲中对民间音乐的主题配置纵向和声音列的深层思考。
浙江师范大学副教授刘健进行了《试从民歌<洗菜心>分析谈对前沿分析理 论的几点看法》的发言。《洗菜心》是一首明快、生动的湖南花鼓小调,刘健分别从结构、主题音调以及织体等几个方面对于该作品进行了分析,并且联系本次项目所授的“音乐修辞分析”、“音乐姿态”等内容阐述了其个人深层次的思考。
西安音乐学院教师孙熠的发言题目是《“十二循环音对”的理论与技法应用——以沃恩?威廉斯<第六交响曲>为例》。沃恩?威廉斯在其中期交响曲的写作中,逐步放弃了以传统的调式、调性体系为音高组织主体的做法,开始系统地使用后调性音乐的多项音高组织手段对作品的音响构成进行控制,而基于音程循环原理所预制的“十二循环音对”是其中较有创意的一类音高组织体系。孙熠结合该作品的相关音高实践,分别对音列截断在“十二循环音对”体系中的技法运用、“十二循环音对”与其他音高组织体系的综合运用这两个方面对该理论体系的应用情况进行了阐述说明。
在五位学员发言结束后,陈晓勇教授进行了主要点评发言。关于杨静的发言,陈教授谈到谭盾的创作有其特定的方式,他在音乐作品中使用了许多传统的素材,并成功地带入了现代音乐与听众之中。关于第二篇论文,陈教授提出罗林卡是在发明一个体系,而不是在进行研究。由此,在音乐分析中一个很显著的倾向便是把重点放在音高上,那么一个音乐现象如果进行过于复杂的音高分析会不会能更说明问题呢?陈教授认为音乐分析是要进入一个迷宫,但不是把听众也带入一个迷宫,如果以听觉规律等要素为基础再进行分析的话会更容易被人理解。
接下来发言的一组学员是陈林、赵盈娜、胡筱铮与符方泽。苏州科技大学副教授陈林的发言题目是《音程循环向音列循环的扩展及其理论构建》。陈林在梳理了音程循环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构建音程循环形态的核心技术进行了阐述。除此之外,他还将音程循环向音列循环进行了扩展,并构建其全部形态,以此论述了其价值与意义。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副教授赵盈娜的发言题目是《三首帕萨卡利亚钢琴独奏小品创作的对比分析》。发言人分别选取了萨蒂、利盖蒂与斯克尔索普的三首帕萨卡利亚钢琴独奏小品进行了比较分析,三位作曲家通过此类体裁的创作都很好的实现了传统复调音乐与现代音乐创作技法的尝试与结合,为这一古老的变奏曲体裁形式注入了新时代的个性的复调音乐特征。
天津音乐学院副教授胡筱铮的发言题目是《规范与偏离——施尼特凯<钢琴四重奏>的风格修辞》。发言人以施尼特凯晚期作品《钢琴四重奏》作为分析对象,从引用片段入手,沿着作品中的两条发展脉络,逐步剖析了作曲家与马勒在精神层面的共鸣,从而阐述了风格修辞的更高阶段——暗示手法。继而,胡筱铮提出了风格修辞的另一观点:规范与偏离是相对概念,而非绝对主义。修辞手法及其效果在历史不同阶段的风格演进中是不断地发生变化并发展的。
武汉音乐学院教师符方泽的发言题目是《泛调性音乐的分析策略》,他首先从理论上对“调性因素”、“主音流动”等概念作了一定解读,并梳理归纳出了调性因素的若干具体类型。其后,符方泽以勋伯格《六首钢琴小品》(Op.19)中的第二首为对象,剖析了作品中的多种调性因素及其状态,并借助线性分析的方法对作品进行了结构的透视分析。其发言中所讲到的不同分析方法的混合使用,验证了这种分析策略的效能,为泛调性音乐的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与途径。
在以上学员发言结束之后,刘永平教授进行了主讲点评。关于陈林的发言,刘教授指出该论文是其博士论文的后续,可喜之处是论文延伸到了音列循环这一步。刘教授继而提出一个建议,那就是抽象的理论是非常需要的,但是如何与实践相结合则是一个值得考究的问题。关于赵盈娜的发言,刘教授提到为什么要选择这三位作曲家?他们之间的异同在哪里?而对于胡筱铮的发言,刘教授谈到风格的修辞应该考虑组织音乐的方法。最后,符方泽所发言的泛调性主题,刘教授提出泛调性在音乐中的分析,尤其是多声部音乐,如何将泛调性的理念与方法融合进去时不太容易的。
9月15日上午9点,迎来了课程论文研讨会的最后一场。首先进行发言的五位学员分别是田彬华、王硕、刘楠、李文思、吴晗以及袁利军。
西南科技大学副教授田彬华的发言题目是《全球化时代文化身份认同的身份表达——合唱<喜马拉雅>评析》。田彬华选取了藏族作曲家昌英中的合唱《喜马拉雅》(2014)进行了分析和解读。他分别从作品歌词中的音乐立意、藏族风格主题的贯穿、G音的“腔”化处理、“域”外之音四个方面对这部作品进行了详细地分析论述。
沈阳音乐学院副教授王硕进行了题为《和声理论溯源》的发言。发言人以西方18世纪音乐中的和声连接规则为切入点,以中世纪-古典主义时期多声部音乐的产生与发展为主体内容,通过对终止式、声部排列及连接等重要法则的梳理与阐述,以求寻得和声的“源理论”。
山东理工大学教师刘楠的发言题目是“勋伯格对四度叠置和弦的探索——《艺术歌曲两首》(Op.14)和声技法分析”。刘楠在对这两首作品的分析基础上,以四度叠置和弦的运用为切入点,阐述了四度叠置和弦的首次陈述、在乐曲中的运用、对终止式的影响,并从总体上分析了在引入四度叠置和弦后,作品的整体组织思维。最后,刘楠认为作曲家尝试解放三度叠置和弦材料时却并试图不放弃调性,并在组织思维上却依然与传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湖南师范大学教师李文思进行了题为《杰尼索夫“EDS音调”的展衍技法
——以<长笛、竖琴与乐队协奏曲>第一乐章为例》的发言。李文思以作曲家采用的个性化音乐语汇“EDS音调”为切入点,从旋律、曲式、和声、配器的不同视角出发,阐述了该作品中的核心动机在音程涵量、陈述形态、织体结构、音色配置上的组合模式与表现方式。由此,通过由点至面地追寻“EDS音调”的展衍过程,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杰尼索夫的作曲技术观念与写作态度。
哈尔滨音乐学院副教授吴晗的发言题目是“斯克里亚宾第三交响曲《神圣之诗》(Op.43)引子的核心材料意义”。吴晗对这部作品引子中的核心材料进行了三种分类——包含增四度的横向五音列与纵向四音列、三度叠置分解材料。这种音高关系的材料,已经初步体现了神秘和弦的特征,而这种创作方式在浪漫主义晚期作曲家的作品中是独树一帜的。
武汉音乐学院教师袁利军进行了题为《后现代主义语境下音乐分析方法的多元景观反思》。袁利军谈到本项目第一阶段的授课内容展现出了当前音乐分析前沿方法的多元、多维和多样化,由此他对不同国家音乐分析前沿方法与风格、理论家与作曲家的不同视角、各种音乐分析体系得以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以及音乐分析的边界和终点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思。
在以上六位学员发言结束之后,陈鸿铎教授首先感谢六位学员的汇报,其后进行了主讲点评。在前五位的发言中,有三位与作品分析有关。关于田彬华的发言,主要是从文化、社会的角度出发,陈教授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中国作曲家应该如何创作?出于全球化的原因,作曲家的民族特性有淡化的趋势,强调民族化在中国是特别强调的一个问题。陈教授希望发言人可以在此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关于王硕的发言,陈教授谈到由于和声理论源自于西方,建议其参考文献可以更加丰富。关于刘楠的汇报,陈教授谈到论文的视角可以再进一步拓展。对于李文思的发言,陈教授认为其论文具有一定的深度,选题、架构、行文均非常清晰。随后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要选择这首作品的第一乐章?”关于吴晗的发言,陈教授认为其论文还有进一步完成的空间。在以上学员的文章中,陈教授指出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论文耳朵规范,他希望大家在做研究的时候同样关注到这方面的规范。
第二组进行发言的学员是王球、赵媛媛、唐大林与蔡志妮。武汉音乐学院教师王球的发言题目是“解析伯恩斯坦的音乐拟人法——以献给未婚妻费利西娅的《周年纪念》为例”。《周年纪念》是一部钢琴小品,王球以传统的曲式结构分析方法对该部作品进行了分析,最后借用“拟人法”这一修辞手法从其他角度进一步解析了音乐与受献者人物形象之间的密切关系。
星海音乐学院教师赵媛媛的发言题目是“贾国平的数字游戏《YUAN》创作技法分析”。该作品的音高结构方面采用了基于易经数列的音高设计,在音乐结构方面,作品的6个段落受到了同样的影响;而在音色方面,其很大的一个特点是努力将传统乐器的演奏技法与音色移植到长笛这件乐器之上。由此,赵媛媛探讨了作曲家受到中西方文化碰撞时所表达的创作技法之路径。
浙江音乐学院副教授唐大林的发言题目是“舞蹈交响诗《游戏》的音色研究”。《游戏》是印象主义作曲家德彪西的管弦乐作品,他在浪漫主义晚期庞大的乐队编制的潮流中反其道而行之,缩小乐队编制,减少乐器声部,降低整体音量,改变音响结构,开始了探索新音响之路。唐大林讲到其乐队编制回归到常规的双管或三管,但值得注意的是,德彪西经常采用强调木管组、节制铜管组以及将弦乐组进行分部的方式组合出了不同于古典、浪漫音响的“室内乐式”管弦乐音色音响。
最后一位进行发言的学员是湖南城市学院教师蔡志妮。她的发言题目是“嫁接.融合.渗入.突破——从青海音调到广东节奏的民族管弦乐《貔貅舞曲》”。作曲家王义平的《貔貅舞曲》创作于1954年。所谓嫁接,指青海民歌音调与广东貔貅舞节奏的结合。融合指民族化与印象派色彩性和声风格的融合,渗入乃是民族乐器音色在配器中的运用。蔡志妮通过多方面的解析指出该作品为西方管弦乐队在中国传统音乐领域的结合与运用起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随后,高佳佳教授进行了主讲点评。高教授谈到各位学员的论文取所取得的丰硕的成果,是本次项目最大的收获,亦是上海音乐学院对于音乐理论界所做的贡献。有关最后四位学员的发言,高讲授首先讲到王球的发言题目非常地惊人,但是在论文的许多方面还可以进行更细致的分析和讨论。事实上,钢琴作品是比较难写好的。因此,即使论文的对象是伯恩斯坦的钢琴小品,也应该进行更加深入、全面地解析。其次,关于赵媛媛的论文与发言,高教授建议其论文相关的音乐分析首先要朴实,需让读者可以比较好地理解。唐大林的发言是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延伸而来,高教授谈到其行文流畅,分析细致,但是文中有些信息需要交代清楚,如德彪西交响诗与舞剧的关系,作品的创作年代等等。最后,关于蔡志妮的论文,高教授认为其题目中的青海音调与广东节奏在文中不够深入。
在所有的学员与点评专家发言结束之后,本次项目迎来了最后的结业仪式。在结业仪式中,项目负责人张巍教授进行了总结性发言。首先,张巍教授对参与到本次项目中来的国内学者表达了最衷心的感谢。这些学者都是在繁忙的教学、研究之余来到本次项目面对全国年青一代的学者进行授课与点评,他们的精神值得在座的各位学员学习。其次,张巍教授对于项目的申报背景与实施进行了回顾总结。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一直以来秉承着“多元开放、前沿前瞻、追求卓越、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本次项目的举办正是此办学理念的鲜明写照。张巍教授谈到本次项目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可以帮助年轻一代的学者更快地成长,使得他们承担起音乐理论事业在教育教学、传播知识方面的责任。张巍教授希望在座的年轻学者可以承担起未来的责任,希望他们可以把知识体系尽快地转化为教育资源再传递给下一代。最后,张巍教授对参与到本次项目的专家、学员及项目团队再一次表示了美好的祝愿与感谢。
至此,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音乐理论人才培养项目完满结束。
撰稿:霍凡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