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人难忘?——欣闻“极致人声 巴洛克盛宴”音乐会有感

发布时间:2018-10-24浏览次数:92

如何教人难忘?

——欣闻“极致人声 巴洛克盛宴”音乐会有感

 

独自一人坐在东方艺术中心的音乐厅内,这次的观赏座位在环形观众席的左侧第一排。也只有这样侧面的位置才能清晰观察到这次演出的最大亮点。今晚音乐会的上座率可以达到百分之六七十,以中老年人居多,想想巴洛克音乐时期里富于装饰的旋律,持续不断的通奏低音,阶梯的力度,类型化的情感,并不容易令人趣味横生产生共鸣,并且在几个“常听的”(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时期里也离我们最遥远,需得一定年龄和阅历才能沉浸得下来。细细品读着节目单,便能体会到音乐家的用心。作为指挥和女低音歌唱家的斯图茨曼其所兼任的双重身份先是让人眼前一亮。音乐历史上大多都是键盘乐器演奏家兼具指挥,而歌唱家兼具指挥的其实并不多见,而这样的身份在今晚又会给她的音乐诠释带来哪些与众不同呢?再者她2009年成立的奥菲欧55乐团,在这一个巴洛克主题的夜晚,却并未像当今其他古乐团一样,摇举着“原汁原味”再现仿古这样的旗号,在介绍中乐团常演曲目还跨越到了20世纪,经过不同音乐时期的迥异风格的浸染,想必这个乐团是有其自己的个性体悟的。

歌剧诞生在公元1600年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城,这种高度综合的艺术曾经是意大利人茶余饭后促进人际关系的重要纽带。作曲家也会因为自己歌剧中有一两首旋律优美、朗朗上口的咏叹调被人们传唱而感到心满意足。然而在这漫长的一百年里上演了数不清的歌剧,能经过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大浪淘沙留存在今天的节目单上的数的清的经典曲目的确值得我们正襟危坐地来品鉴。正如巴洛克作为声乐与器乐并驾齐驱的时期,在这次以声乐作品为主的音乐会中也穿插着几首器乐曲,不仅是回应着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的音乐特征,也调节了聆听感受上的丰富性。

音乐会的开场西奥伯琴甜美而沉静的琴声随着演奏者由远及近的步伐缓缓地飘然入场,摒弃了演奏者们齐坐在舞台上靠着呼吸眼神暗示开始的定式。第一首歌剧选段《你虽冷酷无情》,斯图茨曼是完全作为歌唱家角色来演绎这部作品的。其醇厚而又满含深情的嗓音,使这三段式分节歌结构的歌曲有着细腻的层次推进,真挚动人,并不因其旋律的反复而单调乏味。然而本来面向着观众的斯图茨曼,在这首歌曲最后一个音符刚刚落下,却戏剧性地反转谱架,背对着观众,深吸一口气潇洒地挥舞起手臂指挥起室内乐团全奏起来。全奏的激越声响与前一首作品所形成的恬静氛围造成了片刻的冲击,这样的转换不仅是在音乐上同时在角色上都令观众振作起精神。

而之后的选段,坐在舞台侧面的我全程观看着斯图茨曼在歌唱家和指挥家这两种角色中频繁而又自如的切换。作为歌唱家的她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乐团声响效果,怎样的声乐表达才能与之相得益彰。作为指挥的她精心设计力度层次和气息的律动衍变助力于她的歌曲演绎。此刻乐队和演唱在这样的角色变换中达到了真正的平衡,彼此时而对话、时而竞争、时而补充帮衬,融合交织在一体,而不是惯常的貌合神离,同时也让人不得不佩服斯图茨曼大师级别的艺术涵养和对音乐表达的深思熟虑。当然这完美的演绎少不了乐团成员默契无间的配合,气息节奏协调统一,透露着音乐的灵动和活力,“人情味”十足,这种和谐美好的氛围让你误以为这是一场友人的私人聚会并非公开演出的音乐会。斯图茨曼在某个下台时轻抚了一下首席小提琴演奏家的手,相视一笑,这一瞬间的捕捉,让我顿悟这是因为爱音乐而聚集在一起的演出团体,而非其他原因。

其中18部作品全部来自于巴洛克时期作曲大师之手,维瓦尔第、斯卡拉蒂、亨德尔、吕利等,然而斯图茨曼所挑选的曲目风格十分统一,除了情绪的转变,更像是同一个作曲家所创作的多部作品。这就像是斯图茨曼开的狡黠的玩笑,整场音乐会变成了一个大型的一气呵成的声乐套曲,曲目之间似乎有着某种内在的音乐联系,连接处妥帖自然,而这时观众们方显得训练有素,鼓掌都变得难以出错。穿插其中的器乐曲调节过渡着声乐曲,竟发挥着类似引子、间奏曲的功能作用。让人难以忘怀的是存在在音乐中流动不断的气息贯穿,生动鲜明的强弱对比,极富感染力的节奏律动。虽然斯图茨曼在某些高音的演唱上显得气息支撑不足,但瑕不掩瑜,音乐表情细腻内容丰富。有时犹如从教堂里发出般庄严肃穆,有时又好似对世俗情人的嗔怪诉情。每一个音符都显得精致无比,金光闪耀,但斯图茨曼好像还嫌设计得不够,在下半场歌剧《庞贝》选段“若还如此伤害我”的结尾处让中提琴演奏家巧妙地融进了一段《茉莉花》曲调。算作是这次来中国演出的“入乡随俗”。即便是这五声的曲调也是镶嵌得如此自然,悄然地又回到原曲,难以觉察。

在上海每一夜都有着各种各样的音乐会上演,来上海演出的国外乐团艺术家也是络绎不绝,上海的观众是幸福的同时也是越难以被满足的。顶尖如柏林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自然是会掀起申城人民浪潮般地追逐。那其他的乐团呢?好像也是优秀的,但要如何区别与记住他们的风格特点,却也是沉重乏味的功课。而斯图茨曼将自己音乐所长结合,带领着她的乐团,调动起充分的想象力和音乐感染力,不禁思考回味,她个性化的演绎使其不用再去重复走还原大师作品的路径,而是另辟蹊径与历史文本形成对话,烹制这场别具风味的巴洛克盛宴。当追求精准优秀变得越来越习以为常,那一点点的破除套路的惊喜就足以教人难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