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EMW/IRCAM国际论坛系列活动综述(五)

发布时间:2019-11-08浏览次数:4086


    20191111930IRCAM上海音乐学院合作举办的IRCAM国际论坛专场音乐会于长江剧场黑匣子音乐厅举行本场音乐会共有《ME DU CA——女高音和电子音乐而作》、NoaNoa——为长笛和电子音乐而作》Lonh——为女高音和电子音乐而作》TECHNOTOPE——为上低音萨克斯和电子音乐而作》四部电子音乐作品。


    第一首作品ME DU CA》是程慧惠女高音和电子音乐而作,表演者是冯春雨。这首作品思索宇宙有多少生命关系?法语将之归为3类:Me(我),Du(你),?a(他/她/它)。那生命关系何以联系?作曲人程慧惠这样回答:“我(Me)因知你(Du)而知他(?a)。”她由 Me Du ?a 谐音“美杜莎”,这是一个不能被“看到”的蛇头女,隐喻人类“看不到”的生命关系,却依然可以被“感受”。在演唱中,这个蛇头女可以被手“摸”、被牙齿“咯”、被观众“听”,人类逐渐接受 Me Du ?a 这张狰狞的脸,生命关系也从“看不见”的模糊走向“被感受”的清晰。


    第二首作品NOANOA》是著名作曲家卡娅·萨里亚霍为长笛和电子音乐而作表演者是卢梦珏。其创作灵感来自于芭蕾舞《Maa》中的一段音乐,她将这段音乐改编成长笛作品并进行演奏,在演奏家卡米拉·霍腾佳的帮助之下,萨里亚霍完成了这部精彩的作品。在该乐曲中,除了传统的长笛吹奏法外,她还加入了譬如吹气、说话、敲打等其他特殊的音响,加上电子音乐技术设计的环绕声场,对该作品进行了时尚感十足的现代音乐作品的演绎。萨里亚霍在该音乐的创作中除了对技术层面的深刻把控外,另外尝试了和谐与冲动的探索,使得带有特殊音响体系的传统长笛吹奏与现代化的电子音乐元素不断地碰撞、磨合,而在一次次地趋于和谐时又适时地交叉错开,使听众们在音乐听感的反复矛盾与交织过程中期待新的和谐元素的诞生,最终作曲家萨利亚霍将长笛与电子音乐声部融合到同一音区,满足了听众对两种元素和谐交融的期待。


    第三首作品LONH卡娅·萨里亚霍为女高音和电子音乐而作表演者是金倚如。这首作品考虑到电子音响清晰度程度多样性,采用了深层次和细腻的手法结合多种电子音乐元素和纯女声双元素进行的表演形式,其中人声使用的电子音乐处理技术包括声音延迟、混响、调制、环绕声等,使两种元素紧密相连甚至融为一体,无法听辩,在错落有致的音高区间中渗透着很强的后现代主义意味。有序的节奏在演唱者的身体律动中也清晰可见,在一串串念白的此起彼伏中笼罩着一股神秘的气息,这种打破了原有传统的表演让人眼前一亮,表演的方式、简约的布景、目不转睛的观众们都让音乐从一片静谧中逐渐走向一种奇妙的声音旅程。


    第四作品《TECHNOTOPE》伦特·卡农·达拉斯为上低音萨克斯和电子音乐而作,表演者是薛驭生。弗伦特·卡农·达拉斯的音乐灵感来源于他对当今人类的反思,他的音乐唤起了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状态中,以及围绕着我们的不断变化的符号。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创作即兴性音乐和音景录音。该作品一共分为两段,第一段相对平缓,第二段在乐句与乐句之间有很强的力度对比。从音乐伊始,萨克斯进入,在没有电子音乐伴奏的情况下进行技巧性质的演奏。随后,Max/MSP软件实时采集的萨克斯现场的声音被引出,与萨克斯原声形成对比与互动的交互演奏形式,同时萨克斯转换音色和吹奏方式,与电子音乐声部形成有时对位有时同步叠加的复合效果。较之于传统的上低音萨克斯,我们可以听到具有跳跃式的音乐回荡在黑匣子之中。这样的一首电子音乐作品,打破了以往对于萨克斯的认知,对乐器音色的全新探索令人目一新。

    本场音乐会能如此成功的呈现,技术工作者一的功劳,器乐指导Matteo CesariIRCAM工程师Xavier ChabotHuihui ChengAndrew GerzsoGilbert NounoFlorent Caron Darras音频技术助理曹政操、陈伽齐、轻寒、润心、成。

全场音乐会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以及表演者的互动中结束,将上海IRCAM国际会议活动推向高点,也为第二天的活动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供稿顾芸帆 李玉杰 阚冬雯 王莹莹

    初审:戴永冰

    定稿:孙宁宁